工程机械:站在徐州看长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长沙工程机械走的是一条地地道道的自主创新之路。这其中尽管鲜有外资参和,但企业间的竞争气息却分外浓烈。然而,产业链不完善、企业间“协同力”的缺失以及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却为这一新兴工程机械之都的发展埋下了隐忧。
相距千里的徐州和长沙,同因工程机械产业的崛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借全国机械工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徐州召开之机,长期生活在长沙的记者首次来到徐州,感受徐州工程机械的发展,思考长沙工程机械的现实和未来。
感受徐州满城尽带黄金甲
如同在长沙感受“三一红”、“中联蓝”,到了徐州,则满目尽是徐工生产的黄色工程机械产品,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引用黄巢的诗句形容本市工程机械,“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6年,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大胆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世界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市政府将其改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面对长沙的挑战,徐州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后,在2008年提出,用3到4年时间把徐州工程机械打造成千亿元产业,让徐州成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工程机械第一城”。
如何看待长沙和徐州的竞争?面对中国工业报记者的提问,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坦言:徐工领跑中国工程机械20年,老大不好当,长期做老大就更难,已经听到后来者的脚步声了,徐工必须加快发展。
1989年徐州市集合市内主要工程机械企业,组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从那时起,徐工集团一直稳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把交椅。2008年,徐工集团主营收入408亿元,实现利税21.5亿元,主营收入是1989年(3.8亿元)的107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7.66%。2005年之后的这几年,徐工集团主营收入每年上一个100亿元台阶,预计今年将突破500亿元。
在徐州,工程机械有着十分完整的产品线。工程起重机械、筑路机械、路面及养护机械、压实机械、铲土运输机械、重型卡车、高空消防设备、特种专用车辆、工程机械专用底盘等,有7大主机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机械在这里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服务业得到同步发展,专用底盘、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压件、驾驶室、柴油机、齿轮箱、齿轮泵、工程轮胎等,工程机械所需零部件都能够在这里实现系列化本地供货,大大小小近1000家企业,围绕主机从事着零部件配套和相关服务。
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吸引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纷纷来这里安营扎寨。美国卡特彼勒、约翰迪尔、美驰,德国利勃海尔、蒂森克虏伯、罗特艾德等,到目前已有2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在徐州设立独资和合资公司。
为了巩固老大地位,徐工集团最近又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收购了春兰汽车60%股权;二是进行资产重组,使集团绝大部分优质资产进入上市公司;三是建设江苏(徐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建院目标是全国最高端的专业研究院。这套“组合拳”打出去后,将会对徐州乃至全国工业机械产生重大影响。
回望长沙百舸争流竞湘江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兴工强市的战略背景下,不断崛起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使长沙经济的“腰杆”变得一天天硬朗起来。中联集团、三一集团、山河智能,如同悬挂在湘江边上的三颗明珠,照亮了长沙工业,也给中国工程机械增添许多生机和活力。2008年上述3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2亿元,实现利税51.7亿元,其中利润36.9亿元,总量上已经超过徐工集团。
相对徐州,长沙工程机械走的是一条地地道道的自主创新之路,这里没有一家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产业出身的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中南大学教授出身的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研究员出身的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十分巧合地形成了长沙工程机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3家企业的R&D值(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每年都在5%以上,高的时候达到9%。
在行业内先后建起了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7个博士后工作站。仅中联重科一家企业就先后取得1300多项科研成果,前3位的企业目前拥有国家专利1100多项。行业的新产品产值迅速由2005年的17.82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154.17亿元。自主品牌在这里迅速做大做强。混凝土拖泵已占国内市场80%的份额,液压静力压桩机、混凝土泵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旋挖钻机、汽车起重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达到45%和30%。
尽管没有外资的参和,但竞争的气息却分外浓烈。工程机械在这里并非由某一个大型企业独霸一方甚至形成垄断的格局,而是由两三个旗鼓相当的大中型企业和一群规模不等的中小企业形成的竞争格局,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比如中联和三一,这些年就像打擂台一样,互不服输地把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泵车、履带起重机等产品的研制一步步推向世界前沿水平。混凝土输送泵及泵车产品不仅收复了95%曾经被国外品牌占领的中国市场,而且中联重科还收购了世界混凝土机械前三强之一的意大利CIFA,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产业发展过程中,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委市政府倾注了不少心血。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中,将工程机械产业列入14个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并于2007年出台了地方性产业政策《关于加快发展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市政府部门还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积极引导生产要素的积聚,支持相关企业资产重组(如中联重组浦沅、湖机、湖桥,三一重组湖汽等),为龙头企业开辟低成本扩张的路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财政对工程机械产业的支持力度。
思考长沙攻玉须借他山石
站在徐州看长沙,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短板”似乎也更加显眼。
首先是“产业链”的不足。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产业链与另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与徐州相比,长沙工程机械有一个明显不足,就是产业链不完善、缺环现象严重。最突出的是零部件配套产业不发达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中联集团、三一集团和山河智能3家主机企业的外购外协件,按价值计,有90%采自省外,其中60%采自国外。为保证生产进度和满足客户要求,主机企业不得不实行全球采购,从而增加了成本,摊薄了利润,削弱了竞争能力。精密液压件等关键技术控制在国外少数几个厂家手里,不仅价格高,订货周期长,而且很难订到货。采自国内其他地区的一些重要零部件,近年来不仅价格大幅提升,而且越是市场形势好越难拿到货。记者以为,缺少核心和重要零部件支撑的自主创新是难以为继的,这块短板,长沙迟早得补上。
其次是“协同力”的缺失。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知识资源互补性和创新组织的开放性。集群竞争优势实现的前提一是产业关联性,二是产业协同性,二者缺一不可。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曾在一次会上慷慨陈词:“三者(三一、中联、山河)如能合纵连横、整合优势,其披坚执锐之力不可限量。”只可惜,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很难看到这种合纵连横的披坚执锐之势,龙头企业和行业内部的“协同力”十分缺乏。
反观徐州等国内工程机械基地几乎都是以一个大企业为核心,其他众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形成配套或服务,整个基地形成一种协同力和向心力,长沙工程机械众企业之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互不买账,更谈不上资源共享、协同攻关。都知道零部件是“卡脖子”工程,但3家龙头企业不是联合起来解决难题,而是分别耗巨资建设自己的配套园区、配套体系。中联重科的液压生产基地建在常德,三一重工在娄底,山河智能则在无锡收购一家企业生产液压件。主机企业不仅相互间少有来往,同时还要求自己的配套企业绝对“忠于”自己。分属不同体系的配套企业很难实现社会化配套。
最后是“空心化”的隐忧。产业“空心化”,是指一地区某产业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转移到外地,使该产业在本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工程机械在长沙的支柱产业地位看似不可动摇,但如果产业生态链中的“零部件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等关键环节长期短缺,龙头企业的过度竞争得不到缓解,产业空心化的侵袭几乎是必然的。
实际上,“空心化”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已现端倪。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基地正越来越多地外迁或在外地重新布点,无论是生产还是科研,长沙地区的份量在不断减轻。中联重科2003年收购浦沅以后就形成了长沙、常德、上海三地生产的格局,到现在,土方机械布局陕西,重型车桥布局湖南津市,部分混凝土设备布局湖南益阳。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后,公司对混凝土机械的资源和管理构架在意大利米兰和湖南长沙之间进行了调整。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一个全球化的公司,管理总部设在哪里,要看哪里最便于协调全球性资源。三一重工近几年先后在上海、北京、沈阳、昆山等地布局新的生产基地或建设研究院。同时其国际化也在稳步推进,2006年11月,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三一印度公司;2007年9月,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三一美国公司;今年元月投资1亿欧元建设三一德国公司。向文波这样对记者说,长沙已无人才优势可言,三一在省外、境外办厂和设立研发机构,更多是从人才的角度考虑,在美国,我们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国际一流的工程机械人才。
在徐州,王民和记者聊起长沙工程机械的优势时说,长沙是省会城市,长沙企业有很强的资本运作能力。长期生活在长沙的记者却认为,省会城市发展产业,不能用政治优势掩盖产业生态发展的内部矛盾,否则繁荣背后就有“空心化”的隐忧;全球化的资源整合和并购中,同样需要防范过度、过快扩张的风险。但愿记者是在杞人忧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