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在众多发动机企业受困于金融危机,销量下滑超过两位数时,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却逆势上扬,销售发动机35.6万台,同比增长2.36%,实现含税销售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4.8%,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在3、4月份更创造了产品月订单连超7万台的行业奇迹。
第三届中国品牌节到来之际,玉柴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接受记者采访,他将玉柴集团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归功为品牌的力量,即卓越的产品品牌、技术品牌和服务品牌。
品质是品牌的基石
“品牌的背后包含着先进的技术、优秀的员工素质、可靠周到的售后服务,也包含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成功的营销策略。但最基础、最根本的还是产品质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转化为市场满意、消费者公认的品牌。”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落后的质量观念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从深层次上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质量工作的开展。”据晏平介绍,玉柴产品的零部件都要进行100%的检验,生产产品时,除了注重产品的符合性外,在外观质量、产品的一致性方面都制定明确的控制要求,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重视质量监管。
“我们不断寻找缺陷,摒弃自我良好感觉。”晏平说,玉柴集团通过实施产品质量升级工程、可靠性三级跳工程、“双零”工程等举措持续强化产品质量;对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评价和质量开发,提高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通过高水平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可靠保证,实现了制造过程的全方位高效稳定及产品可靠性的提高。
人才技术是品牌的保证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提出‘聚天下英才,创玉柴伟业’,在全球引进人才,通过全员搜寻、团队引进、合作引进、项目加盟等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晏平告诉记者。
2007年玉柴成立了以“创建世界一流工程研究院”为目标的行业首家工程研究院,聚集了6名教授级专家、29名博士、260多名硕士研究生,并借力国内外众多顶尖级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加强了与FEV、BRUNEL、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的科研院所合作。
在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玉柴集团2007年申请了136项专利,平均1.8天出一项专利;2008年,集团申请专利202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获得专利授权135项,继续保持广西全区专利申请量第一;参与14项国家标准制订工作,取得两项国家标准制定资格,占领了标准的制高点。玉柴集团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为民族动力品牌赢得荣誉。
品牌服务引领行业潮流
玉柴具有国内同行业最完善、最高效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国内形成了公司本部、各地分公司、服务站三级服务网络,在保修里程、服务承诺、服务内容、服务政策等方面,一直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在国内同行业中,玉柴于1986年首先实行发动机三包里程的承诺,并逐年提高到目前的25万公里/20月;在国内设立了31个办事处、28家配件专卖分公司,1400多个服务站,拥有39个坐席的标准呼叫中心,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
现在,玉柴已形成以综合站为核心,专业站为支撑,授权服务为补充的三级服务网络结构,提高了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形成了覆盖面广、服务半径小的高效服务网络。平均服务半径为40公里,南方服务半径在30公里左右;最少实现4小时到位服务,超时按30元/小时赔偿客户,这是全国同行业中到位服务时间最短的。
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玉柴品牌创立于1988年7月,当时的产品主要是6缸柴油机,“玉柴”还仅是一个产品品牌。20多年来,在玉柴人至真至诚的不懈努力下,玉柴已成为民族发动机品牌的佼佼者,民族制造业的标杆。
2008年,玉柴的品牌价值上升到63.58亿元,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12位,蝉联中国动力第一品牌和广西第一品牌。玉柴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玉柴”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在世界50多个国家成功注册。
如今,东风商用、北汽福田、重庆红岩、江淮汽车、郑州宇通、厦门金龙、苏州金龙、丹东黄海、徐工机械等中国汽车工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佼佼者均同玉柴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与市场共赢的价值理念体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