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个多山、环海、狭长地带的岛城,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青岛的交通状况虽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公共交通的建设、私家车的发展,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改善已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的升级要求。在交通建设不能满足的条件下,一个城市的升级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我们还有多少道路可走?未来还有多少能源可以利用?”有很多人在担忧着……
青岛市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得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能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环境污染最小、乘客最安全舒适的理想交通方式。因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生态最为有效的途径发展轨道交通,特别是有效利用地下资源,加快地铁建设是破解青岛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青岛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孙向阳、于青云、栾世华、郭朝军等政协委员分别通过提案,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青岛城市地铁建设的申报、规划、施工等工作。2008年,青岛市政协将孙向阳委员的"关于加速轨道交通建设"提案,作为市政协领导年度督办的11件重点提案之一,由孙德汉主席亲自带队督办。2009年8月13日,《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6年)》顺利获得国家批复。青岛人乘坐快速轨道交通出行不再是梦。
1987年,青岛市开始筹建地铁工程。1991年,国家计委对青岛地铁一期工程批准立项。1993年9月,《青岛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级评审。1994年,正式组建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1994年12月,一期工程试验段项目和青岛火车站地铁站点开工建设。1995年,国家发布了60号文件,要求设备国产化,对各地规划进行了压缩,青岛地铁项目搁浅。2007年,青岛市委托国家级咨询机构编制完成《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研究》。2008年2月,青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正式启动,9月25日《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相关附件正式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之后经过不断的补充完善、技术论证、审核、评审等相关程序,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2009年4月,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评审。2009年7月13日,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审查,呈报国务院审批。同年8月13日,《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6年)》顺利获得国家批复。
青岛地铁工程的建设,是适应青岛城市发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和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城市框架的拉开、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现、城市布局的优化、城市功能的提升等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务院认为,青岛市建设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客流量和财政实力等方面,均达到了现阶段申报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青岛市七区范围内共规划8条地铁线路,总长231.5公里。其中青岛城区设有M1、M2、M3、M4和M5线,黄岛区设有M6、M7线,红岛区域设有M8线。青岛市在2016年前计划建成一、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292亿元,共计54.7公里,目前地铁3号线试验段工程已经开工,地铁一期全线工点设计工作全面展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