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论坛邀专家把脉调控产能过剩问题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09-04 09:23   来源:《装备制造》

2009年已过去大半,国家出台四万亿投资政策已将近10个月,10月怀胎的4万亿投资落地到装备制造领域,最终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即将举行的装备制造业投资与发展论坛力邀四位行业专家为其把脉。

2009年已过去大半,国家出台四万亿投资政策已将近10个月,10月怀胎的4万亿投资落地到装备制造领域,最终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即将举行的装备制造业投资与发展论坛力邀四位行业专家为其把脉。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研究员胡春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调结构 找资金

——专访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研究员胡春力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7月CPI、PPI均继续下跌,且跌幅进一步增大,这与国家已经投放的7万亿资金形成对比反差。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胡春力认为,这表明国家投资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并没有达到扩张政策的预期,“我国经济始终在低位状态运行。”

在低位运行的国民经济下,国家投资对装备制造业的拉动也十分有限。就目前所了解的投资申报项目的内部结构,基础设施和惠民措施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这其中,只有基础设施中工程机械领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益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发展。”胡春力表示。

虽然没有很多资金直接拉动装备制造业,但是集中扩张的财政政策,却让装备制造业原有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胡春力认为,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企业不具备强大市场占有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无法自行生产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目前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都严重依赖进口。”而GDP的增长的主导者是服装、钢铁等制造业,而非装备制造业。“这也就导致我国现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胡春力告诉记者一份最新统计的报告,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制造业平均附加值率为28.9%;通用装备制造业的平均附加值率为27.7%,低于整个工业行业的平均值;装备制造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约28.9%,交通设备制造业为25.7%,电力设备制造业为25.2%,仪器仪表制造业为27%左右,其它设备为20.2%。“这也就意味着100元的价值中,只有20元钱是我们创造的和能够收获的,事实上,我国制造业附加值高的产品主要在服装、鞋帽等等,像计算机这样更高技术性的领域附加值率只有15%。”要解决这一问题,调结构势在必行。胡春力进一步解释道,“调整结构就是一步一步地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现产品结构升级、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升。”

然而,在保增长的经济目标下,难度大、周期长且效果滞后的调结构是一条需要长期部署的远程战线,很难对经济增长立竿见影。“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重视装备制造业产业振兴这块的投入。原因首先在于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是慢功夫,耐心和长远的规划是个问题;其次,大环境对这一领域的直接投资并不多,比如机床、石化、网建这些不属于与基础建设相关的工程机械领域产业,都没有直接受益。”因此,转变短平快的保增长观念,以政策引导投资是装备制造业得以发展的解药。

一方面产能过剩,一方面有投资无拉动。告别前者的方式是调整产业结构,而想要离开后者,却不是很容易。在胡春力看来,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是有投资无拉动的罪魁祸首,“国家的投资资金只是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需要地方来解决,地方只是一味的争项目,争到了之后就放在那,也没有资金上马,所以很多项目都没有开始做,工业品价格自然下降。当然下放到地方的中央资金也不会被闲置,自然就流动到房地产和股市而形成泡沫。”

“上半年,中国各大银行贷了很多资金出去,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业界人士的普遍担忧,如果下半年这些项目不得不启动的时候,地方就要进行融资,那么银行信贷进一步扩张也就成了没有办法的选择。”

可是,除了有可能拉动通货膨胀警钟之外,进一步扩张的银行信贷,还会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什么呢?“大银行在对于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信贷也很吝啬。”胡春力如此的判断基于过早被赋予商业化定位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在贷款时对风险的考量,“相比房地产这样回报期更短更直接的项目,给装备制造业某个产品创新项目贷款银行会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也就使得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更加困难。”而谈及即将出台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金,在他看来政策性也不是很强,更像是一种风险投资。更令他不解的是,这是天津滨海新区提出的基金项目,但是天津并没有规模型的装备制造业,“由一个生疏于这个产业的地区来提出建立这个产业的投资基金,效果就很难捉摸了。”

装备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筹备组程竹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下半年机械行业扑朔迷离

——专访装备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筹备组程竹生

从经贸委技改司到发改委工业司,再到装备制造业产业基金筹备组,从政策谏言到投资筹划,程竹生为装备制造业奔波了十多年。他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但对于目前机械行业的发展,不愿作出振奋人心的乐观预测。在他看来,金属在涨,虽然标志了世界经济回暖,装备需求恢复的可能性增大,可是,增加的金属价格也增加了装备制造的成本,而装备需求的增加,则很有可能与产业投资过剩作用相抵消。“我不是说下半年机械工业就一定表现不佳,但是乐观预测的依据也很脆弱。”

这份不敢乐观,来自于对购买力透支的忧虑。虽然从出口增长速度,出口所占比例来看,机械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国际装备市场的启动需要时间,国内目前政策刺激出来的购买力有多大后劲,能够持续多久,却是一团迷雾。“上半年,各方面补贴都用得差不多了,下半年的许多购买力可能已经提前预支了,上半年表现很好的行业下半年是否依然具有上佳的表现?这点我看不清楚。如果下半年装备制造业同比的数字好看的话,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去年第四季度装备制造业增长下滑所致。”

除此之外,装备制造业的痼疾——产能过剩,也为下半年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加了一层面纱。1998年,程竹生开始主管机械行业的相关事务,在他印象中,装备制造产能过剩是年年讨论的问题。产能过剩的致命伤口是“高端不足,低端有余”,工业产能和市场需求始终难以契合。程竹生表示,“这几年投资增长速度很快,如果技术和管理跟不上,这样的速度很有可能使行业的许多企业陷入困境。”2008年机械行业投资一万亿左右,而行业固定资产总规模是两万亿左右,算上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形成率,三年会让机械行业固定资产翻一番。但市场的需求会不会翻一番?“如果投资依然局限于现有水平的产品,市场肯定不会翻一番。”程竹生语气难得如此坚定。他认为,市场需求的扩大,需要国内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以及把国内产品推往国际市场,这要求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知名度、寿命、配套服务。

政策驱动下的发展,难免让人联想到政策偏向。在很多人纷纷猜测政府投资对国有企业的“厚爱”会导致新一轮的“国进民退”时,程竹生依然认为装备业的市场是民企、国有和外资三分的天下。“没有什么人为安排。判断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是否正常,不是去看它国有企业占多大的市场份额,而是看其市场功能发挥如何。如果国有企业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和洗礼,提升自身竞争力也挺好。”实际上,想在机械行业垄断并不容易,即使在国外是高垄断行业的汽车业,在中国也没有形成垄断。

“我们国家机械行业可怕的因素不是在于竞争不足,而是在于竞争秩序混乱。投资过剩,产品技术门槛标准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我们一方面缺乏标准,缺乏法规,另一方面是有了标准也没有很好落实。”

谈到装备制造业转型中的体制性障碍,他举出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政府部门的不协调,但他认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世界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这几年整个行业的进步他看在眼里,发电、输变电、港机、水泥装备、石油钻机、炼铁设备等重大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化守为攻,“只要金融危机不带来严重可怕的贸易保护的话,危机过去,产品出口还会恢复。”这是他最为乐观的预测。

中国农业机械协会理事长高元恩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农机补贴需调整

——专访中国农业机械协会理事长高元恩

2009年,中央财政下发130亿元购机补贴,相比去年增加90亿元,并提前两个月实施;1-5月份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902.6亿元和876.7亿员,同比分别增长23.1%和23.8%。面对这一连串标志着农机行业蓬勃发展的数字,中国农业机械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却表情凝重:巨额补贴下,农机行业快速发展,但也遇到许多新问题。

高元恩表示,今年上半年,整个农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2.3%,虽然比去年同期略降两个百分点,但在平均增长率为7%的工业行业中依然拔得头筹。“略有下降的原因在于整个农机产品的补贴是局部性的,补贴重点为用于田间作业特别是粮食作业的机械,比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等,而像农副产品、运输机械、渔业机械、饲料机械、棉花(资讯,行情)加工都没有补贴,小型拖拉机也只在部分地区享受补贴。”

上半年,130亿的补贴已经用了90亿,在这90亿的驱动下,农业机械过早的迎来了生产高潮。“今年补贴下的早,所以三月份市场就形成高潮了,六月份就开始降下来了。”高元恩解释道,“农机季节性很强,5月前后的夏收夏种前、9月前后的秋收秋耕前都是农机的销售高潮,但是现在由于补贴的拉动,这个高潮不是按照农业的季节,而是按补贴下发的早晚来形成。这就使我们的企业生产安排很困难。在从春节到5月份,企业加班加点,甚至工作12小时,周末也不休,从6月份开始就到了生产淡季,最近就可以用“清闲”来形容了。”

如果说农机补贴是只看得见的手,那么农机市场就是只看不见的手,失去某一只手不见得可怕,可怕的是看得见的手紧紧地抓住了看不见的手。现在农机的补贴力度如此之高,在一些地区,插秧机补贴达到60-70%,农民非理性购机就是自然之势,假如现在一台机器补了5万,即使不用农民也会买回来,而这台机器能否被购机者真正用于生产就很难说了,有的甚至被倒卖了。国家现在需要给农民一个安心丸,补贴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以倡导科学理性的购机。”高元恩忧虑到,“当前农机市场由补贴产品为主导,企业进不了补贴目录就很难生存。企业也担心补贴能持续多长时间,于是在有补贴的时候,不断扩大产能,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今年的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产能过剩更加明显,市场需求从去年的200多万下降到160-170万,而工厂还在不断增加。相反,像200马力以上拖拉机这种有市场需求的机械在农机生产领域依然不能有效供给。

种种问题下,对农机补贴普惠制的呼吁日趋强烈。在高元恩看来,农机补贴普惠制并不是说农民买什么都享受同样的补贴,而是国家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指导原则和相关规则,具体操作按市场化运作。“比如我们现在农业要发展什么,要推进什么,国家确定重点补贴产品,制定指导目录,一旦这个定下来,农民只要在国家确定的范围里就可以选择。同时,政府把补贴委托给银行,企业通过银行将资金回流。”政策不可或缺,操作下放市场,农机补贴普惠制或许是最稳妥,最有效补贴运作的方式。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开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产能过剩,以调整求振兴

——专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开孟

装备制造》:国家统计局显示,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同比增长32.9%,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您认为这个信号对于中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李开孟:这是今年年初以来持续加速的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出现的回落,因此备受关注。

我认为,这一统计数据不足以认为我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出现疲软。首先,这一增长速度仍然处于很高的水平,这一调整是一个良性调整,使得今年以来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入理性调整,可以避免浪费并延迟抑制政策的过早出台,使得处于高位的投资增长更有持续性;其次,要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构成上进行分析。人们往往过度关注4万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际上,中央政府的1.18亿元投资及地方、银行配套的总额达到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本身,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些资金要在2009和2010两年内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很小,其主要作用是在传递一种信号,代表着宏观调控的方向。我国虽然制定的有项目资本金制度,但实践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绕过资本金比例的限制。对于这些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政府预算提供的资金不到20%,另外80%以上项目建设资金由银行贷款提供。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2亿元,虽然7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回落,但也不能因此认为,新增信贷的放缓会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实体经济目前总体上流动性充裕,关键是看有没有需求,产能是否过剩,这才是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装备制造》:最近的投资项目中,有哪些是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

李开孟: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今后政府投资主要是要投向涉及公共利益及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领域。制造业显然不可能成为今后政府投资的重点,制造业投资应主要由企业承担,这是改革的大趋势、大方向。

当然,由于装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会安排相应资金,配合实施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排一些具有产业调整升级及技术改造性质的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项目。但我认为,国家不可能像铁路、公路等领域那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重大项目建设。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振兴,关键还是要看国家是否能够给足政策。例如,许多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都曾采用过行政和立法等手段,鼓励使用本国设备。我国无论是能源、交通还是钢铁、石化等建设项目,都以国有资本为主进行投资建设,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或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有效干预,要求在设备采购中优先使用国产设备。

另外,虽然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复苏已经初现“绿芽”,但实体经济的恢复至少还需要2-3年的时间,这正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提高出口机电产品的质量,以崭新面貌迎接国际市场复苏,全面提高我国高中端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装备制造》: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并购浪潮再次袭来,装备制造业目前也在积极进行国内外并购,您觉得这次并购浪潮与您所总结的五次浪潮有什么异同?装备制造业应该注意哪些并购陷阱?

李开孟: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振兴,机械工业行业内部喜欢讨论的是“振兴”,但我更强调“调整”,强调通过调整来实现振兴。我国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加大对重点基础配套企业的投入,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向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等领域,发展一批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的新型企业,健全产业配套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并购活动与西方国家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逐步演进不同,具有后发性、混合型、承接性、开放式等特征。装备制造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等特征,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产业链较长、带动作用明显,受到全国各地的高度关注,因此应避免产业趋同现象,发展特色产品。

考虑到装备制造业属于战略先导产业,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国外跨国公司对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兴趣”愈来愈浓厚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坚持“政策引导、规划先行、政府导向、企业载体、市场手段”,确保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不受损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