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装备工业投资关注榜 细看并购与直投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09-17 08:55   来源:《装备制造》杂志  作者:郭树涵 范红叶

实际上,这次盘点并不想老调重弹。但让人遗憾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们彷佛正在朝着中国其他行业走过的道路前进着。

实际上,这次盘点并不想老调重弹。但让人遗憾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们彷佛正在朝着中国其他行业走过的道路前进着。

自新世纪伊始,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中国本土企业也纷纷将目标投向海外市场,从TCL收购阿尔卡特和汤姆森、明基收购西门子移动业务、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等这些星星之火,到最近的雅戈尔并购新马集团、中海油尝试收购美国优尼科、中铝意图牵手澳大利亚力拓、五矿收购澳洲OZ矿业、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中国平安财务并购富通、中国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吉恩镍业并购加拿大皇家矿业、苏宁电器入主日本LAOX收购的全面开花。中国企业的并购已从家电、IT、纺织服装到石油、石化、原材料、汽车、零售,不管是央企还是民企,一个个宛如进入高级商场的“阔太太”,端的一派有钱作风。

但并购却不是一场购物游戏--看什么东西好后砸下大价钱买回家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即使在商业理念和企业管理相对先进的美国,并购的成功率依然不到20%。中国本土的企业大都只是刚刚起步,中间又大都经历过历史的断层,其商业理念与企业管理的思维并不完备,这一般体现为:“大而不强,专而不精”。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业近些年在中国国内顺风顺水,便习惯性认为自己思路严谨正确,持一腔之勇便能做大做强。这是何等的危险?虽然西方有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必要的失败是应该接受的,但盲目的失败却是在阿炳倒持。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08年,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并购约1,400亿人民币,但同时,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的并购亏损达到约2,000亿人民币。

值此年中,中国装备工业是否也应回顾一下在海外收购加速期中的所作所为,为以后的产业发展自省其身?我们认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中国装备工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立发展阶段,接下来一定是以实现从大变强、由专做精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将慢慢探索以前创立发展阶段的"行业游戏规则"如何修改才能适应成熟阶段竞争的问题。

在2009年,有些中国本土的装备制造企业进入了全球500强之内,这值得欣慰,但应注意的是,财务报表和真实实力之间的鸿沟并不是只靠一两次上榜就能解决的。当世界经济危机的大潮逐渐退去,世界将会看见是哪些企业在裸泳,对于这种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除了祝福还是祝福。

并购:那些交学费和前进的

国家电网收购平高、许继电气

关注指数:五颗星

2009年7月17日晚间,平高电气与许继电气同时发布公告,平高电气称,平顶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网国际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划转平高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之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约定以2009年6月30日为划转基准日,平顶山国资委将平高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给装备公司。

许继电气公告是: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继集团三方共同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规定,中国电科院通过增资扩股,将取代平安信托成为许继集团的控股股东(持股60%),未来还将进一步增持至100%。

装备关注:国家电网收购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之后,必然使得其它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相继寻求"靠山",而在国内能被称为靠山的只有两家,即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靠山"风潮过后,电网体系外的企业只能等待死亡,电网体系内的企业则会关联交易丛生。并最终形成国家电网为主导,南方电网辅助的南北分割"电网企业主导新计划经济模式"。这或将彻底打破中国多年来致力发展的市场经济底线,引得其他相似类型大企业竞相效仿。

一句话点评:不管是不是垄断企业,做好自己的本职业务才是最重要的。

潍柴等三集团重组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指数四颗星

2009年5月25日,潍柴动力(深圳证券交易所代码000338)、山推股份(深圳证券交易所代码000680)以及刚刚更名的潍柴重机(深圳证券交易所代码000880)同时发布公告称,根据2009年5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原则同意对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控股")、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工集团")及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汽集团")实施重组,组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重工集团")。

重组设立的山东重工集团,其权属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变,重组实施后,潍柴动力、山推股份最终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目前,潍柴控股持有潍柴动力14.92%的股份,持有潍柴重机30.59%股份,山工集团持有山推股份21.1%的股份。

装备关注:潍柴控股是中国著名发动机生产企业,在2005年8月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潍柴控股已经拥有了一条完整的重型汽车产业链。而山工集团则是工程机械产业的终端产业,在青岛、威海、烟台拥有多个乘用车零部件企业。这次整合将有可能在山东打造出一个我国最大的乘用车产业链集团,同时也为别的省进行大的产业整合提供了样本。

虽然谭旭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次重组具有产业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和谐、平稳的,但这么大的一次整合对企业和当地政府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挑战。

一句话点评:根据以往经验,这样组建的集团大都有很长一段路走,希望山汽集团不会倒在路上。

中国铝业斥资千亿人民币入股力拓

关注指数四颗星

2009年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认购可转换债券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其中大约123亿美元用于与力拓集团组建铁、铜、铝资产层面的合资企业,包括力拓最优质的八大核心资产;以剩余72亿美元认购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该债券转股后,将使中铝公司持有力拓集团总股份比例由目前的9.3%上升至18%。

2009年6月5日,中国铝业公司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装备关注:中国铝业公司入股力拓可谓是一波三折,弄到最后,很多本不应参与的机构也被卷了进来。做为中国唯一的氧化铝生产商和国内最大的原铝生产企业,中国铝业公司这次投资的正面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业上游的扩张已经迫在眉睫,这次投资为矿山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参股模式。其次,这次投资是中国铝业公司争夺国际资源定价权的有力尝试,为后续央企走出去积累了重要经验。最后,依靠这次投资,中国铝业公司有了和必和必拓周旋的筹码,并把全世界的眼球吸引了过来,为自己的企业品牌成功打了一次广告。

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次投资暴露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一是中国企业至今也没有学会怎样和被收购的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二是中国铝业公司在自身利润大幅下降、降薪裁员的困难时期举债投资,将为其以后的经营埋下隐患,其亏损的资金最后可能将由中国投资者共同"买单"。三是这次投资失败间接告诉中国企业,学习欧美的斩首式收购在国际市场"吃不开",或许瞄准中小企业的方式和购买小部分股权入股的方式更适合现在中国企业。

一句话点评:现在资源公司走出去并购是没错的,但不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盲目利用财务杠杆也是危险的。

德国卡车商MAN收购中国重汽25%股份

关注指数三颗半星

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香港)公司和德国MAN(下称曼公司)联合发布公告,在保持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汽集团")对中国重汽51%的控股条件下,曼公司将通过认购公司约5.99亿新股的可转股债券以及向重汽集团购买约0.91亿股公司已发行股份,获得中国重汽(香港)25%加一股的股权,涉资60.48亿港元。收购完成后,MAN有权提名4人进入中国重汽17人的董事局,1名是有实权的执行董事。另外,它还将派人员担任集团的经营管理职位,据有关人士透露,此次交易的牵头方是摩根大通。

中国重汽是中国重型卡车制造的排头兵企业,市场占有率约20%,2008年卡车销量超过10万辆。收入约260亿元,税前利润12.5亿元。MAN则是德国第三大重卡制造商,在德国联合交易所上市,是德国30大上市公司之一,产品包括卡车、客车、柴油发动机和涡轮机械,德国大众汽车持股29%,是其最大股东。

装备关注:实际上,我们一直认为MAN收购中国重汽25%股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联盟。根据我们观察,中国重汽在潍柴分出去后,发动机成了它最大的软肋。根据它现有研发能力,国IV排放标准将是它难以逾越的技术天堑,随着一汽重卡和通用、上汽和依维柯、东风和日产、陕西重汽和康明斯与潍柴、福田汽车和奔驰等等企业的合作日益成熟,中国重汽随时可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所以,与一家国外的优秀企业合作是它最佳的选择。

另一方面,MAN公司也同样痛苦不堪,根据曼公司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43.8%,面对这样的境地,曼公司的董事长哈坎·萨缪尔森(HakanSamuelsson)曾说出了这样的论断:世界范围的重卡需求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这样的形势下,MAN公司和斯堪尼亚公司(瑞典第二大卡车制造商,大众的另一家子公司)之间已经展开了一场白刃战。从这个角度,MAN公司想通过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需求也是同样迫切的。

一句话点评:当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想着如何走出去抄底的时候,外国企业也在想着如何抄中国的底。

腾中重工收购悍马

关注指数三颗星

2009年6月初,通用宣布将悍马品牌售给四川民企腾中重工。6月底,收购进入审批程序。7月中旬,腾中重工确认收购悍马申请递交发改委。在几经推迟后,腾中购并悍马一事终于临近。腾中将以约1.7亿美元购并悍马的部分资产,并接手其全球销售网络。腾中的1.7亿美元用来购买悍马的无形资产及数百辆库存车辆。而瑞信和花旗,则是此则交易背后腾中操持此事的合作者。据悉,腾中光在此就已经花费3500万至4000万人民币的巨资。现在,腾中悍马的运营团队已在上海建立,前奇瑞销售公司常务副总、奇瑞国际公司常务副总黄志强,被腾中延揽而至,负责腾中悍马的总体运营。该运营团队将主要负责进口悍马在华的分销工作。腾中重工日前表示,交易将在9月底完成。

装备关注: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这个消息的如此被关注不在于它的幕后推手;也不在于腾中重工上演了一出小博大的戏码,这个收购本身就标志了中国的民营企业有收购世界著名公司资产的可能。

但就如西方一位著名管理大师所说的:"这个世界不存在好生意与坏生意,只存在赚钱的生意与亏钱的生意。"腾中重工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这笔生意能不能为它带来足够的利润?据《装备制造》杂志记者计算,现在底特律工人的最低工资75美元/小时,按每天工作8小时,3000人的年工资额是4亿7千5百万美元。

一句话点评:如果腾中重工不是在追求广告效应的话,那么现在是应该和悍马的工会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了。

比亚迪收购美的三湘客车

关注指数三颗星

2009年7月25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发布公告,以6000万元人民币向独立第三方佛山威尚收购湖南美的客车全部股权。同时,比亚迪与湖南环保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及长沙经委订立了投资合作协议,其后将斥资20亿元以上在湖南环保产业园投资设立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预计将年产整车40万辆。根据相关资料,该生产基地占地达4平方公里,将于2010年开始投产新能源客车,预计2011年全部建设完毕。除生产新能源客车外,也将生产部分乘用车,但全部为新车型,目前在产的车型将不会在此基地生产。

三湘客车是拥有54年历史的客车生产企业,2005年曾被美的集团收购,成为美的集团旗下一家集客车整车、客车专用底盘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制造型全资子公司。

装备关注:2008年底,比亚迪斥资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公司,完成了自身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自此,这家原来在电池技术方面有着领先竞争力的企业成功地把优势转移到新能源领域上来。2009年5月,比亚迪与大众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结合这三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心中的产业版图。

在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比亚迪可能会分别以不同产品去打开世界市场,根据王传福的想法,发达国家的初期目标客户将是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司和一些名人,毫无疑问,这一需求中公共环保产品的需求将是重点。

一句话点评:2005年潍柴通过收购湘火炬成了该行业的龙头,这一辉煌会不会重现在比亚迪身上?

上汽收购双龙5年后终将分手

关注指数三颗星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出资5亿美元,获得韩国双龙汽车49.82%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并随后陆续增持韩国双龙汽车股权至51.33%,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曾对此的评价是,这是上汽集团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我相信股权转让会给双方的员工和股东带来益处。

2009年2月,韩国双龙汽车因持有的现金不足以偿还上月已经到期的债务,韩国法院决定接受双龙的回生申请,这意味着做为双龙大股东的上汽将把管理权交给韩国法院,从而暂时放弃双龙汽车的经营权。2009年5月,韩国双龙汽车的罢工者占据了平泽工厂,一场流血的械斗开始。

装备关注:现在韩国双龙汽车的罢工已经逐渐平息,但不管怎么样,上汽逐步退出韩国双龙汽车股权已经是它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实际上,上汽收购双龙并非是一次盲目的决定。早在2001年,上汽集团下属的上海汇众汽车制造公司就以320万美元购得了双龙重卡、大客车的生产设备和模具。2003年1月,双方更是进一步达成了CKD(零部件组装)合作项目意向,并在上海签订了轻型客车合作项目协议。

可惜市场是残酷的,回看上汽与双龙的最大问题,我们认为是上汽过多的注资而迟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真正班底。过多的注资消磨了双龙的斗志,没有自己班底使得上汽难以真正控制双龙的局势。其实,跨国收购一直是业界的难题,因为很少有企业能通过原有的管理层建立起一条沟通双方文化差异的桥梁。总的来说,这次教训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一句话点评:有时候,硬撑未必真豪杰。该放手时只有放手才是唯一的真理。

京西重工收购德尔福部分资产

关注指数三颗星

2009年3月30日,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下称京西重工)在底特律与美国最大的零部件企业德尔福公司签署协议,收购其全球汽车悬架和制动器的研发、生产系统,收购涉及金额为1亿美元。5月21日,美国法院通过了这项关于中国企业并购德尔福全球制动及悬挂系统的提案。8月5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也正式批准这份提案。

根据协议,此次并购包括德尔福全球制动及悬挂系统的23个研发中心、10个工厂及逾5000名员工,被并购后的德尔福全球制动及悬挂系统将保持高度自治,它包括:注册地依然为美国密歇根洲,原有的管理及工程团队将被保留。但同时京西重工也对收购来的资产做了调整,即由京西重工控股后,从2009年底开始将不能继续使用德尔福的名称(新的企业名称还未公布)。

装备关注:零部件产业一直是中国汽车业的弱项,很多企业所得的技术大都是国外即将淘汰的。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下,主导产业的先进公司肯定是把好的技术自己先用,待用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拿出来卖一个超值的价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合理的国际并购,才能在短期内有效弥补与国外同业者的差距。但值得警惕的是,京西重工也未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弥补双方文化差异的问题。也许,京西重工的后续政策将会给我们一个放心的答案。

一句话点评:一下吃不成个胖子,京西重工给我们做了回榜样。但到消化技术阶段,希望这个褒义词不要变质。

直投与技术升级:另一种前进方式

中国移动通讯公司在巴基斯坦增加5亿美元投资

关注指数四颗星

据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报道:2009年中国移动通讯公司(下称中国移动)将继续加大在巴基斯坦投资力度,扩大其在巴移动通讯国际品牌"ZONG"的通讯覆盖能力,并计划把公司在巴基斯坦的蜂窝基站增加到9000座。巴电讯管理局也表示,这次加倍扩建基站是巴移动通讯公司中最大的基站建设项目。

根据中国移动提供的资料,目前其在巴基斯坦各大中城市建立的蜂窝基站已达到4500个。在2008到2009财年,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的总投资已达16.6亿美元。市场份额也从2008年的2%,增长到了目前的6.7%,截至5月底,中国移动在该地区的用户已达623万人,通讯覆盖面可达到克什米尔等边远地区,并为巴基斯坦提供了近45000个工作职位。

装备关注: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其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国的2.1倍。在过去10年中,中国移动在这一市场营造了非凡的"防护池",它保证了中国移动的利润远远超出同业的竞争者。

现在,中国移动正在打算把这样的"防护池"搬到巴基斯坦。自从2005年中国移动斥资19亿美元收购巴基斯坦电信股份失败以后,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就一刻也没停止过。根据经验,只有排行在前3位的运营商才能赢利。从未来的电信业发展趋势来看,电信运营企业将逐步向综合服务的形式迈进。中国也正在通过行业重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转变,这个时期到来时,只有盈利的巴基斯坦业务才能为中国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句话点评:如果中国移动真的向综合服务企业转型,那么中兴这样的装备制造商现在提供的产品的水平还不够。

华仪电气10亿元打造风机生产基地

关注指数三颗半星

2009年7月14日,华仪电气公告称,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下简称浙江华仪)7月10日与山东省东营市政府签订了《风电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总投资约10亿元在东营市设立风机设备制造基地。该基地主要生产1.5兆瓦、2.5兆瓦/3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套产品。根据双方约定,浙江华仪在东营市政府提供足够风场资源的前提下,三年内完成总投资,建成后该基地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800兆瓦以上,实现年产值40亿元以上。同时公告还公布,东营市政府同意三年内不再引进同类型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企业。

7月21日,华仪电气再次发布公告,公司已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民政府签订《风电项目风电设备项目招商合作协议书》。双方约定,华仪独家或者联合战略投资伙伴拟投资约100亿人民币开发该地区两处风电场,该项目一次规划、分批申报、分期实施、首期项目规模不低于4.5万千瓦,总投资不低于4亿元。

装备关注:看到这两条消息,我们第一个反应是,风机的整机厂已经初步进入到肉搏战时期了。今天,华仪电气用投资换市场策略争夺自己的市场,明天可能就要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和其他企业"拼刺刀"。后天……我们仿佛看到一批批企业倒在了黎明前的血泊中。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有风电整机厂商70多家,但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的发展情况,10家风电整机厂商就足以满足整个市场90%以上的需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其他行业的发展经验早已一次次证明,一哄而上去"摊大饼"不利于行业发展,但在利润的推动下,每个企业都相信自己将是最终的胜利者。根据相关资料,2010年后每年风电设备产能将是需求的3倍以上。

一句话点评:有人形容风电装备行业说得很形象:"投资之初感觉像烧钞票,发展起来后才发现,后面是更加疯狂的烧钞票。"也许,这正是市场规范的必由之路。

"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不要丢弃传统汽车技术。"

关注指数五颗星

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4月底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说的一番话。他的原话是:"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是要丢弃传统汽车技术。相反,我们要在充分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花大力气推动传统汽车技术的发展。"

在这之前,美国汽车业预测,即使到2020年,传统内燃机和混合动力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依然在90%以上。所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企业应继续加大对传统汽车产品的技术投入,继续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攻关,缩短与国外在传统汽车技术方面的差距。

装备关注: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开发形成的热潮中,有些汽车企业认为在新能源项目上投入资金和精力就是在进行企业技术升级,这和其他的一些装备制造企业认为的投入资金和精力购入新的硬件设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家企业要进行产业升级首先要想明白三个问题,即技术升级的方向、技术升级幅度和技术升级的风险。但让人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在升级前对这三个问题并没有考虑清楚。中国政府近些年来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也间接使一些企业把目标瞄向了高端,我们认为这是危险的,在装备制造上,高端固然炫目,但基础件却更为重要。在发稿前,我们已经发现有些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更为深入的研究,如某零件的钢铁配比是怎样的。

一句话点评:外国企业常说,能被看去的技术不叫技术;我们认为,能从产品想到每个零件的原材料配比才叫本事。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