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新技术及智能化铁路集大成者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09-21 08:47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现在,联接北京与上海的京沪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之一。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铁路线,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客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春运、暑运时期更是“一票难求”,货物运输请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

现在,联接北京与上海的京沪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之一。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铁路线,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客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春运、暑运时期更是“一票难求”,货物运输请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

2007年,既有的京沪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4782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6277万吨公里,分别为全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2倍和2.1倍,处于极度饱和状态。

不过,上述情况有望在2012年得到彻底解决。在京沪线侧畔,京沪高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路基施工,年内将完成98%制梁工程,50%的站房建设,并贯通全线所有隧道。2010年,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的铁路将以每小时350公里的时速在这条铁路线上奔驰。

作为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京沪高铁被誉为“陆上京杭运河”。

京沪高铁

1500多年前,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为连接北京和江南地区,带动两地以及沿岸地区的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京沪高铁有望在21世纪担负起同样的重任。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京沪高速铁路准备期长达10年,是目前世界上标准最高、规模最大、一次建成延展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2007年9月召开的铁路科技大会上表示。

这条铁路通过的地区,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全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

京沪高铁全长约1318公里,与既有京沪铁路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该项工程预计5年左右完成,2010年投入运营。

建成后,京沪高铁与既有京沪铁路实现客货分流。其中,高速铁路为客运专线,既有的京沪铁路为货运主线。届时,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5小时,比目前京沪间特快列车缩短9小时左右,年输送旅客单方向可达8000余万人,使既有京沪线单向年货运能力达1.3亿吨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来京沪线运力紧张的问题。

项目已完成永久征地54876亩,完成拆迁448万平方米,全线正式用地已交付95%。京沪高铁创造了数以十万计的就业岗位,11.4万建设工人鏖战在千里建设线上,昼夜不息。目前,全线已开工建设里程1231公里,占设计正线里程的92%。

2009年是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的第二年,将完成600亿元投资。据不完全统计,项目能够产生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拉动与高速铁路建设相配套的机械、电子、通信、信息、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目前,京沪高速铁路每天的建设投资达到1.9亿元,平均每天要消耗1万吨钢筋、3.5万吨水泥、11万立方混凝土。按照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1∶10比例,京沪高速铁路对拉动经济特别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新技术汇集

除了投入巨大外,京沪高铁从技术上来看,代表着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铁路技术,也将成为全国未来铁路建设的标杆。铁道部要求各参建单位,按照“五个世界一流”的标准,全面提高全线的建设,包括以下5个方面:

运营速度。全线持续运行速度达到350公里,确保京沪间5个小时到达。

工程质量。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充分满足高速铁路对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成为百年不朽的精品工程。

技术装备。所有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行车设备实现免维修或少维修,所有技术装备和技术参数实现数字化控制、信息化管理,建成数字高速铁路。

运输效率。列车最短追踪间隔3分钟,大量开行大编组动车组列车,实现高速条件下的大运量、高密度运输,运输效率和效益名列世界高速铁路前茅。

运营管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机制,采用先进高效的管理手段,实现智能化运输,做到用人少、成本低、效益好。

事实上,上述5大方面都离不开铁路建设中的新技术革新。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既方便沿线群众、车辆通行,又可确保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以最大限度节约东部地区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

铁道部方面表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线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技术,通过原始创新,形成完全独立的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

在高新技术的利用方面,不仅建筑技术需要突破,高速运行的交通系统,更需要在管理系统上需求创新。京沪高铁是对现有的信息处理技术大规模运用,同时,也是铁路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全面突破。

作为未来全球商业运行速度最快的铁路系统,京沪高铁在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坚持系统集成创新,形成满足我国客运专线系统集成的标准和要求。

京沪高铁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的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

同时,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智能化管理的运用

京沪高铁将采用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在机车内部,使各设备以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时对牵引、制动等主要系统,以及对供电、空调、车门、旅客信息等辅助系统进行控制、监测和诊断,各种信息能够传输至地面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列车运行位置、速度和各系统工作状态。

而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对现有的各类信息化系统进行更高层次的整合和优化,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综合调度系统、列车控制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加强电子商务、客货营销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大幅度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

而对于整条京沪高铁来说,基于管理和控制的智能化综合决策支持建设,将提高决策的时效和科学性,系统建成后将覆盖客货运输管理、用户服务、电子商务、多式联运、列车控制与调度、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等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智能化控制、管理、决策于一体的系统。

按照上述要求投入建设的京沪高铁,将具有如下一些特点,极高的安全保障率、运输效率、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而决策将完全实现智能控制,这将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的示范工程。

铁路智能化管理,一直是我国铁路建设的目标。不过,长期以来由于铁路投入不足,这方面我国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目前的铁路“智能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所谓“初级智能化”。即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采集、传输、共享来自铁路运输环境中的各类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进行人工决策和控制。

初级智能化,扮演了信息采集的角色,并不能实施根据信息进行处理、决策并实施控制管理。

而京沪高铁的建成,将标志着我国铁路智能化建设方面,开始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即从利用现成管理程序,编制列车时刻表、编组站调车自动化系统、实现列车速度智能控制,发展成为应用计算机系统,模拟人类的理解能力,完成复杂环境下的决策。如综合调度系统、综合营运管理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