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市场阴影在莺歌燕舞中蛰伏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12-24 11:44   来源:中国建设报

今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超过全球市场的35%%,产能也已占据了世界的25%以上,成为真正的工程机械需求和生产大国。据统计,除装载机外,我国绝大多数工程机械产品在9月份出现了明显的环比上升态势,尤其以挖掘机、汽车

今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超过全球市场的35%%,产能也已占据了世界的25%以上,成为真正的工程机械需求和生产大国。据统计,除装载机外,我国绝大多数工程机械产品在9月份出现了明显的环比上升态势,尤其以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和推土机的环比上升势头最为明显,压路机销售维持超繁荣景象,而叉车则出现景气逐步恢复态势。有关人士预计,由于我国新房开工面积下半年以来持续上升,另外国内不少铁路、公路、基建等大项目在3季度末到4季度期间集中开工,因此绝大多数工程机械产品在2009年4季度迎来第二次销售高潮,并且该旺销景象将至少持续到2010年上半年。

进入今年12月以来,各种关于未来工程机械市场的分析多数都充满了乐观情绪,制造商也对2010年的市场普遍看好,一时间人们仿佛看到了一片“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的场景。然而,未来市场真的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锣鼓喧天、凯歌高奏吗?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制造缺乏核心竞争力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工程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大国,但是,并不是工程机械的生产强国。主要原因是工程机械的核心零部件,90%%依赖进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零部件比重不足10%%,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的提升。我国很多企业生产的主机很大一部分是装配型主机,很多核心零部件如液压件、发动机等基本上依赖进口。专家指出,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或许单独采购关键零部件,并不奇怪,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关键部件不能自给,无疑会失去市场的话语权、发展的主动权,名义上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中国装配”。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段嘉宣认为,我国国内挖掘机市场,外资品牌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国产企业现在还无法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关键零部件实际上是核心技术的载体,如果不能在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的话,核心竞争优势就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单价高,数量常以千台计,零部件质量就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三一重工负责人黄志明介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平均差距在15年左右,主要表现在产品使用可靠性、整机寿命、外观质量及信息化技术水平上,这些差距就集中反映在基础部件技术水平方面。零部件不能国产化,造成了企业高昂的采购成本和不能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

据了解,徐工集团在主机方面优势明显,但出口产品中很多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没有掌握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这些零部件的成本占到出口价格的30%,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切肤之痛。”徐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徐工出口创汇5亿美元,而购买国外零部件就花费了20亿元,折算起来外国零部件占出口产品销售额的40%,全部销售利润的70%~80%;去年下半年,由于境外零部件不能按期供货,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都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

海外市场价格战损毁中国形象

中国已成为工程机械制造大国,每年有16万辆装载机驶出中国企业的大门,全球有2/3的装载机都是中国企业制造的。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走向世界各地。然而,有关“中国制造”工程机械的印象似乎并没有这么辉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外市场上中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烽火连天。

价格战是企业争夺市场的一种方式。不少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在海外市场上,有一些中国企业通过价格战的手段,扰乱了市场。不幸的是,由于技术上接近,挑起价格战的中国企业,其面对的对手也几乎全是中国企业,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许多中国企业低价竞争,自相残杀,形成“出口数量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的不利局面,成为关税和技术壁垒之后,制约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又一障碍。有关专家警告,不计成本、不讲规则,片面追求“以利润换市场”,不仅极易引发国外反倾销,而且会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削弱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海外经销商及用户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方式已经非常了解,价格也成为国际代理商与中国企业讨价还价的砝码,而且给出的理由往往是:业内另外一家中国企业给他们的政策更为优惠。在一些展会上,一些投机商人更是在中国企业之间煽风点火,从中渔利。

价格战中,无论是主动挑起价格战的一方,还是应战的一方,选择了降价的方式,就从一定侧面反映出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行业内除非是一家独大的态势,否则,只要是相互竞争的两家企业,一旦参与到价格战中来,其结果毫无疑问将是两败俱伤。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讲,这将为“中国制造”的形象蒙上一层价廉质劣的阴影。

内地市场产能过剩悄然来袭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主要靠内需的拉动,全球外需市场仍不乐观。截止到9月份行业的出口降幅仍超过40%%,预计2009年出口收入不到总收入的两成,而2008年的这一数据是33%%。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像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这样的世界工程机械巨头陆续把生产重点转移到中国,日本已把70%%的精力投放到中国。”

中国市场近期的上升势头,不仅使国外企业,也让国内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线,抢占市场份额。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光安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前6名的企业,都已把主要产品延伸到全系列产品,最让人担忧的是,这其中低水平、低价格进入者居多,行业技术水平并未提高。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工程机械产品品种、数量过剩率约为20%%,而且这些过剩产品全部集中在中低端,高端产品反而不足。茅仲文分析认为,铲车、装载机等六七类产品已严重过剩,而整机、大型制造机械和关键零部件等高技术产品还不足,这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按目前的发展势头,行业产能过剩明后两年会更加明显。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机械设备出口1874.4亿美元,同比下降17%,工程机械出口额更是同比大幅下降41%。与此同时,1~8月,我国的机械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78亿元,同比增长40.38%,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制造业27.3%的总体增幅。

段嘉宣认为,在出口还未见明显转暖的背景下,投资的高速增长,极易造成产能的过度扩张,加剧供求矛盾的恶化,长远来看,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从政策上看,2009年全国固定投资额增长33.1%,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4万亿元的固定投资额和7.9万亿元的商业贷款,推动了经济的新一轮增长。但这种经济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项目的逐渐落实,需求趋于平缓而回复到一个正常水平,而工程机械行业是对宏观调控反映敏感的行业,一旦工程数目变少,需求也自然下降。从我国行业产品结构上看,在中低端产品领域的有富余,装载机、铲车市场饱和度已经很高,而在高端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因为技术壁垒,产品还不足,目前挖掘机市场80%%份额被外资把握,这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过多厂家集中于低端领域,同质化产品过多,总体上会摊薄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按目前的发展势头,行业产能过剩明后两年会更加明显。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