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务车到地铁工程,从百万吨乙烯项目到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在众多领域因自主创新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而歧视国货的现象不胜枚举,那么中国应如何支持国货和发展国货?
支持国货的前提是发展好国货。在所有的国货歧视中,最大的领域就是装备制造业。这是一个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非常高。
但是经历了机构的多次变革后,原有的目标在执行中逐渐被扭曲。2002年,一场关于中国发展装备工业的大讨论,改变了这一既定目标。
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回忆,当时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世界装备中国,中国装备世界”;第二种观点是“以我为主,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第三种观点是“中国装备中国,世界装备中国,中国装备世界”。
分歧最大的是前两种观点。第二种观点的核心是,重大装备应走自主化之路,在这个前提下,装备制造业要发展,必须要依托国家重点工程,不依托工程很难搞好;第一种观点的支持者则认为,中国提供不了的应通过进口解决,同时认为第二个观点里的以“工程带装备”的模式存在一些缺憾。
理由之一是,重大工程由于工作紧、预算有限,只能重点考虑眼前急需的装备,国内当时能解决的就买国货,不能解决的就从国外进口,不可能考虑下一个工程或更长远的需要,更顾不上考虑如何提高重大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理由之二是每个工程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自为政,造成了有限的资源分散和重复研发、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在工程结束后,相关设备的研究工作也随之结束,难以形成一支绝对稳定的研究开发力量,开展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工作。
最终“世界装备中国,中国装备世界”占据主流。从那一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了一轮极其迅猛的发展。这种观点最终导致,中国目前在众多领域只能依靠进口解决重大工程的装备,自主创新的产品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获得支持。
事实上,三种观点都不完美。偌大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装备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装备,尤其是重要装备,不可能全部依赖进口,外国也不能全部都提供给中国。中国只能在重点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国产化。
如果确立了“以我为主,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扶持国货目标,即应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来发展相关装备,可是由于相关机制和体制的缺失,现在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部门。这导致装备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真正实现国产化。
协调机制缺失并不只是发生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这种体制因素影响着众多领域。
不过,在当前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缺失情况下,地方政府依然有可作为之处,如上海地铁工程所需要的盾构机。2006年,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开发出了6.34m直径盾构机,这打破了进口盾构机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上海市政府在招标过程中,以垫资的形式鼓励业主购买这些产品,当年就销售了22台,大力推动了国产盾构机的发展。
毕竟,地方政府的协调只是权宜之计。由于重点工程项目主要是国家工程,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建立国家级别的协调部门。
在此基础上,由于国产首台(套)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应建立一种用户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共识,但具体细则还没出台,如何补偿,各方分摊的比例是多少,仍是未知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