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3690公里,复线铺轨3150公里,新线投产4613公里,复线投产3438公里,电气化投产6401公里,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1月7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对2010年铁路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作出了部署。
核心关注:新的一年,融资、铁路建设再度成为铁路部门的工作重点。2009年,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完成投资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9%。截至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建设资金一直是铁路部门头疼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铁道部就鼓励国内非公资本进入,探索合资铁路经营机制。尽管目前有一些社会资本进入了铁路建设领域,但总量仍然是微不足道的,铁路投资的回报问题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因此,“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铁路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仍是铁道部2010年的主旋律。
2010年政策扫描:
◆2010年,铁路系统安排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
◆旅客发送量增长7.6%;货物发送量增长5.4%,总收入增长12.5%
◆打造中国铁路品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政策点评:
大力兴建铁路当然是好事,应当说铁路建设速度越快,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越短。这么多年铁路运输紧张情况没有改善,更多原因是铁路建设速度太慢。
概括来说,加速铁路建设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就要打破铁路运营体制。在引入民营资本建设铁路问题上,要有灵活措施,否则资金引入难度很多。铁路建设是长线投资,投资回收周期很长,但是很稳定。如果不改变现有的铁路客货运营体制,民间资本进入后对收益回报没有信心,就难以引进资金。
可以参照高速公路的BOT投资建设方式,把投资建设和经营一块捆绑。比如城市高速铁路公开招标由社会资本去投资建设,建成后由投资方负责经营30年到50年。这样既解决了铁路资金,又搞活了铁路经营,最大好处是加速了铁路建设步伐,改善铁路运输状况。
如果全国铁路南北、东西主干线城市高速铁路全部建成贯通,中国铁路运输能力将提高一到两倍以上。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将化解,春运一票难求问题将不复存在。
——董正伟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