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成为2010年两会的聚焦点,大部分代表委员认为,新兴产业将使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结构优化并不是口号,需要以大量的实干为前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持久战,2010年全国两会将成为优化结构新契机。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重申了“促转变”的要求并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应该说,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选择的关键节点,两会就转变发展方式达成共识非常必要。从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话语中,我们听出了乐观,也听出了冷静——毕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中国经济虽然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也由此,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等强调“加快方式转变”的内容将是政府强调的重点。可以预见,新兴产业将接力谱新曲,使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政府工作报告:“好”字连接大局,“调结构”贯穿其中
在温家宝总理三十五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阐述了今年中国政府的主要任务,而其中不胜枚举的“民生关注”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传递出了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讯息: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是2010年的发展重点。“好字当头”、“好事办好”则成为连接二者的最佳注脚,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就是要朝着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
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才能保民安。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农民增收、灾后重建……举措温暖人心,更诠释着政府的庄严承诺: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我们还看到政府对“结构调整”的理解发生的巨大转变——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引发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改革,成为贯通消费升级、内需拉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之源。
因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的经济工作目标:GDP增长8%、CPI控在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我们的解读为:“8%”不只是个数字,更是一个导向,它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给经济结构调整留出空间,引导各级政府把精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和加快社会建设上来。
优化结构: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人们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诸多民生规划吸引时,业内人士关注更多的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究竟如何定调?如何促进“转方式”和“调结构”?事实证明,中国显然不能在市场增长潜力消耗后,才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率来维持盈利,必须在高速增长势头减缓前实现转型,调结构的实质正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建议,应通过四条途径实现经济转型:一是实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到城市的非农产业,把农民变成市民;二是提高制造业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三是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延展性服务业;四是用信息化改造整个国民经济。
当务之急,调结构应着力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以此拉动中间品或装备需求。这就需要在收入分配结构上进行改革。也就是说,中国的结构调整将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经济和产业结构外,还包括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现在的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而消费内需的提升根本上有赖于收入,收入又与就业和财产的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政府工作报告及代表提案中已有切实反映了。
不容忽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紧紧抓住新兴产业发展,也将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再由两会谈到全年经济走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今年总体经济发展环境会好于去年,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据此判断,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当前经济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比以往更加紧迫和必要。
“调结构”有保有压,新兴产业机会显现
不难发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附加了7个名词注释,其中的3个条目都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分别是:森林碳汇,三网融合,物联网。从新名词是否也能看到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些发展方向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政府“点金”,新兴产业战略升级。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今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认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也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从短期看,经济结构调整意味着淘汰一些过剩的、落后的、高污染的低产能;从长期看,是促进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从一个侧面显现了调结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有了方向,落实是最关键的。在“调结构”的主基调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凸现,代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代表建议,政府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在后世博时期应进一步推广世博科技成果,完善“低碳世博”后续的组织推进机制,尽快将世博效应转化为世博效益,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家们则有一个更为生动的说法:“调整产业结构,企业不能做‘空调’,转型升级不是按按开关就能办到的,需要大量的实干才行。”(记者:张颖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