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将是钢企最难过的时候。”宝钢董事长徐乐江不久前的说法言犹在耳,武钢股份就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印证。
近日走访了武钢股份(以下简称“武钢”)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深入交流”的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表示,7月份公司很可能出现亏损。据机构分析,成本压力是钢企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成本压力加大
据刘元瑞分析,武钢今年原定计划产量1605万吨,月均135万吨,但今年4月、5月分别只有125万吨和128万吨,全年难以实现目标产量。不过2季度公司受益于国内市场钢价回暖,二季度业绩环比明显提升。据其估计,今年二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将达到0.083元,和今年一季度0.037元相比环比增幅124.32%。
但情况在7月份开始出现变化。今年6月初,武钢宣布将7月份出厂价下调。和此前宝钢下调出厂价格的原因一样,武钢此举也是为了应对国内钢价的逐渐走弱。但让钢企头痛的是,原材料的价格并没有随着钢价的回调而下跌,依然维持在相当高的位置。
兴业证券表示,在二季度长协矿价格同比上涨99%的基础上,三季度长协矿价格将继续上涨19.5%,这意味着7月份开始下调出厂价的公司今年三季度盈利将明显下滑。而据刘元瑞测算,7月份武钢每股收益或为-0.053元,将上半年盈利吞噬掉超过六成。
作为国内钢企龙头之一,武钢的情况非常有代表性。实际上,它的经营状况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作国内钢企的缩影。其目前所面临的不妙前景,也解释了为何资本市场上钢铁板块走势如此疲软: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5只钢铁股的股价跌破净资产。就连行业巨头宝钢股份,股价离“破净”也仅有一步之遥。
寄望海外拿矿
国内市场需求的状况是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波动而变化,这也非钢企所能掌控。但另一方面,资源价格则主要是由持有大量资源的矿商决定,这也是钢企走出困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从目前状况来看,武钢等钢企已经开始努力地尝试“走出去”,以在海外进行资源开发的方式应对国内的资源瓶颈。
公开资料显示,武钢的控股股东——武钢集团近年来不断在海外入股或合资开发铁矿石等资源,目前集团已在不少储量数以亿吨计的铁矿中拥有股份。据集团预计,五年内可以实现铁矿石的自给自足。
这也是我国钢企当前一致的努力方向。就在今年6月份,我国还和资源大国澳大利亚签署了总金额近600亿元人民币的10项协议,当中7项集中在能源矿产方面。
据悉,不但鞍钢、宝钢、武钢这些国内大型钢企均参与其中,就连葛洲坝集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中国电力等国企也与当地企业在铁矿石、煤矿等资源开发商有所合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