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从高端突破 努力向创造跨越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0-08-17 17:56   来源:经济日报

苍茫的海上,9级大风狂卷,足球场大小、43层楼高的钻井平台巍然屹立,3000米水下钻头正常旋转,一切如常。

苍茫的海上,9级大风狂卷,足球场大小、43层楼高的钻井平台巍然屹立,3000米水下钻头正常旋转,一切如常。

这就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除了不惧风暴之外,它的作业水深可达3000米,最大钻井水深为12000米。有了它,我国海洋油气开采将从300米的浅海挺进到几千米的深海;有了它,中国有望从此跃上海洋装备制造业的高端。

这只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高端突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需要,大力实施国产化依托工程,部分重大技术装备完成了“首台套”生产,装备制造业实现了从低到高的突破。

这只是向中国创造跨越的一个开始。虽然高端突破已经起程,可中国装备制造业要真正昂立世界,仍需踏平许多坎坷荆棘,历经无数挑战和考验。

从低到高的突破

一项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规定近日出台。

日前,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科技重大专项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从今年7月15日起,对承担《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民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单位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项政策旨在扶持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研究开发,将有力地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业指的是现代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的产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各个行业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所以说,向高端延伸,从高端突破,抢占高端领域,是选择,是决策,更是战略。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振兴鼓励政策措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从低端到高端的突破在许多领域展开。

7月8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四川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在电压等级、输送容量、送电距离、技术水平等方面创下世界之最,国产化率为67%。去年初,晋东南—河南南阳—湖北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国产化率达90%,2009年实际送电84亿千瓦时。这两项工程的建设,让我国占据了国际高压输电技术装备的制高点。

100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自控系统通过国产化验收,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三峡工程70万千瓦水电机组实现自主研制,我国自行研制的世界最长72米臂架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直径11.22米盾构机、超重型双立柱数控落地镗铣床、超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1000兆瓦超超临界风冷汽轮机、3兆瓦海洋风电设备等一大批产品达到或领先世界水平……

从“首台套”到“首批次”的提升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描述中国装备制造业从低端走向高端时频繁出现这样一个关键词:首台套。

毋庸置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强大的技术壁垒面前,中国装备制造领域里的产学研携手,合力攻关,历尽艰辛,多次实现了“首台套”的突破。“首台套”的诞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高端突破的标志。

然而,“首台套”隐含的意义同样值得挖掘和思考。“‘首台套’现象,说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呈现的是单点开花、局部突破的态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说,这说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较强的制造能力,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依然很大。

蔡惟慈说,能做出“首台套”不一定能做出“首批次”,如第三代核电用的大型锻件,能做出第一件,并不意味着能做出第二件、第三件;能做出单机不一定能够成套生产。又如百万吨乙烯装置,由于其设计在外,工艺路线复杂,我们只能“点菜”制造,单机突破。因此说,“首台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端装备制造“零”的突破,如果不能变成“首批次”,国产高端装备“少”的局面仍无法根本改变。蔡惟慈强调,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特别长,炼钢、浇铸、锻造、热处理、冷加工……还涉及设计、工艺、管理等诸多方面,只有掌握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内在规律,才能实现从“首台套”到“首批次”的提升。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年的开发经历和制造经验积淀,非一日之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崛起的速度之快、增幅之大、势头之强举世瞩目。目前,中国制造已占全球制造业的14%,位居世界第二位;在22个工业大类中,7个大类的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10多个工业产品总量居世界首位;工业产品出口占全球贸易额的12.7%,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但中低端是我国在全球制造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机床产业最为典型。“好东西还太少”,中国数控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感叹,在连续8年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之时,去年我国机床产业产值也跃居世界第一,但高档数控机床仍要依赖进口,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主要来自境外。

“首台套”难以变成“首批次”还有一个原因,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机床制造厂家,但缺少著名的跨国机床集团和世界级的“精、特、专”小巨人企业。缺少这样的企业,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就薄弱。

这些事实和现象都说明,加快中国制造向高端调整和升级,努力夯实高端产品竞争力迫在眉睫。

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要突破高端、站稳高端,根本路径是快步向中国创造跨越。这里讲的“创造”,是“创新”与“制造”的集合。

大力实施再创新工程,是一条现实的创新路径。我们知道,整机依赖进口、关键功能件和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原始创新要搞,但难度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陆燕荪说,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可以比较快捷地掌握核心技术,制造出高端装备产品。

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是提升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吴柏林说,现在一些重大装备研制讲求结成产学研联盟,这是件好事,但一定要突出企业在联盟中的主体地位,否则“可行性报告”就可能偏离市场、偏离需求、偏离产业,成为“可批性报告”。

注重提升制造能力和竞争力,也是破解“首台套”窘境的关键之一。“就高档数控机床而言,要以需求为导向,以主机为牵引,以数控系统和功能件为支撑,全面提高制造竞争力。”吴柏林强调,重视和鼓励零部件和功能件的研制,只有弄清藏在机器内部的“技术奥妙”,才有可能造出完美整机。

扩大实验条件投入,夯实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蔡惟慈说,现在国家花在装备制造业上的投资并不少,但相当一部分都投在了厂房、加工设备,往研究实验装置投得不多。要重视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装备建设。这些投入虽然不像加工设备投入那样能迅速转化为产能,但这种慢功夫是在打地基,夯基础,能够厚积薄发。他同时强调,要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开发队伍,重视积累研发和制造经验。

大力开展示范工程。从一定意义上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成长取决于用户支持与否。“首台套”肯定不成熟,有差距,但必须在应用中持续改进。示范工程是“首台套”推广应用的良好途径。现在,国家已推出了不少示范工程,还要扩大范围,把重点放在汽车制造核心零部件上。同时,业内专家建议设立用户风险金,鼓励“首台套”尽快应用。

如果说以上都是在面上的尝试,那更应该重视深层的探讨,才是治本之策。比如,必须转变观念,把着眼点从对规模总量速度的追逐,转变为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这种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再比如,重新思考我国的制造产业体系,重视基础能力的提高和制造经验的积累。这就像解数学题,如果没有真正掌握原理,也可能会解一两道题,但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不行了。

“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是我们的梦想。眼下我们能做的是,立足我国制造业基础,瞄准全球生产体系高端,大力调整结构,升级产业,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