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套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驶进内蒙古,对S214公路(东杨公路)、呼准高速公路、S103公路等路段进行全面治理。
这是清洁、环保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内蒙的首次应用。在广袤的绿色草原上,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用清洁、环保的生态施工,为草原道路带来了全新的绿色养护方式,改变了传统道路养护方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局面。
绿色草原上的环保养护
说起内蒙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和湛蓝的天空,以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近年来,为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草原的破坏,恢复生态环境,政府及相关单位做了不懈努力。
在公路养护领域,传统工艺施工后只能把原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挖坑掩埋,但由于沥青无法降解,对草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探索节能减排的高科技道路养护手段,是内蒙古东方路桥集团总裁丁新民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0年7月,丁新民总裁和东方路桥集团的几位领导,顶着烈日,出现在了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苏嘉杭高速和润扬大桥的施工现场。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通过加热、耙松、再生剂喷洒,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就地再生利用的施工方式给丁新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项技术可以做到就地取材,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丁新民表示,长期以来,传统养护工艺一直有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一系列弊端,传统养护方式对石料的大量应用,还将加剧开山采石对环境的破坏,在当前,英达的绿色道路养护技术是社会最需要的技术。
丁新民总裁当即就向英达公司表达了合作的意向,双方在内蒙古自治区大规模应用这一技术迅速达成了一致,20天后,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奔赴内蒙,对东方路桥辖下东杨公路、呼准高速、S103公路开始进行全面治理。随着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的缓缓驶过,一条条原本坑洼的道路焕然一新,草原上的公路养护揭开了“绿色、环保”的新篇章。
单车道快速施工保“煤路畅通”
本次施工的东杨公路、呼准高速、S103公路都是关系当地经济发展的动脉,运输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在施工同时,如何确保道路通畅显得尤为重要。
“东杨公路承担了整个鄂尔多斯近70%的煤炭外运任务,如果堵车或封路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东方路桥集团下属东信公司副总经理马国庆说,“然而传统施工方式修路,封闭交通不可避免,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但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马国庆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英达热再生机组是在苏嘉杭高速公路,尽管通行压力很大,但英达热再生施工期间并未出现任何车辆拥堵现象,一方面,英达机组施工时只占据一股车道,其他车道均能正常通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给交通带来的干扰;另一方面,英达热再生机组施工速度可达6米/分钟,施工后可以迅速开放交通,施工中通常采用“做一段,放行一段的做法”,这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压力。
和马国庆意见一致的还有东方路桥集团养护部部长边永祥,“过去采用传统的养护方式施工,都要封闭交通,有时施工差不多要封一个月,英达公司这种分段施工的方式很好,施工速度快,不影响交通,尤其适合在繁忙路段施工。”
好的技术,应该是创造“多赢”
“选择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除了考虑环保等社会因素外,经济效益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十分重要”,丁新民总裁表示,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运用新技术创造的“多赢”。
“我们生产新沥青混合料所需要的石料都需要从包头运来,成本非常高。与铣刨摊铺工艺相比,英达热再生技术减少新料的用量,为我们节约了大量材料成本。”
英达热再生技术带来的改变还包括更优异的施工质量,避免了对同一路段进行反复修补带来的浪费,又能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这也是经济效益的一种体现。
“东杨公路运煤的重型车辆非常多,交通压力大,用传统工艺施工后的路面经不住重载车辆的长期碾压,这里的车辙几乎每年都会复发,每年都要重新铣刨。”边永祥谈及过去的养护方式时显得颇为无奈。
传统工艺养护车辙易复发,是因为施工后路面存在弱接缝、弱界面,路面抗剪强度差,易引发水损害。英达公司独有的层间热黏结技术使施工后路面再生层和下承层挤嵌成一个整体,消除弱接缝、弱界面,路面层间抗剪强度提升到传统工艺的3倍,有效提高修复质量,同时也有效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9月6日,在东方路桥集团丁新民董事长、超格副总经理等陪同下,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公路局徐占荣副局长前往呼准高速及其辅道S103公路的养护情况,对于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创造的多赢,徐占荣评价极高,“英达公司要向‘施工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寿命最长’的目标不断前进,未来在内蒙古道路养护市场将大有可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