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等三大矿石公司成功地把“指数定价”这副金手镯丢给了中国钢铁界。如果说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方还能手握“长期协议价”的利器,如今已然手无寸铁,不战自乱。
这并非危言耸听,循例9月底10月初便应启动的铁矿石谈判,今年直至10月底仍悄无声息。10月21日,来自中钢协、五矿商会以及宝钢、南钢的数位铁矿石谈判代表们,却在合肥参加一场钢铁原燃料市场论坛时,为“指数定价是不是大趋势”而争吵起来,甚至连铁矿石谈判本身的意义也被摆上台面。
这几位中国钢铁企业的大佬们,近几年来多次负责组织或直接代表中国参与铁矿石谈判。期间无论价格涨跌,对三大矿山公司的质疑和责骂的声音一直不绝。但当2011年铁矿石谈判临近时,分歧却陡现。
巨头并非铁板一块
从一开始的发言,各家对指数定价的态度就暧昧不清。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认为,目前的指数定价模式是不合理,铁矿石定价机制需要进行重新谈判。但最近两年一直作为宝钢铁矿石谈判首席代表的刘永顺则直言不讳,“如果我们真的有话语权,那么我们2010年铁矿石价格就不会被指数化。”
他认为,目前的指数定价是有问题,可是目前暂时还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它。
这大概是中国几年来一直处在铁矿石谈判核心圈的人士,第一次如此公开地表达各自的不同观点,在10月21日论坛上出现的钢铁界人士,还有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杨思明、五矿商会会长徐旭、中钢协市场调研部主任陈先文等。
徐旭前不久曾专门出国挨个拜访三大矿山公司,目的就是为了讨论指数定价的事情。
不过他发现,其实三大矿山公司对目前的定价体系,也不是铁板一块。必和必拓的路线是很清晰的,就是“指数变现货,现货变期货”。他们想尽快把铁矿石变成一个金融产品。力拓就比较折中,主要是跟随其他两家的做法。徐旭猜测,这可能跟一年多前的力拓案有关。而淡水河谷则希望维持眼前的指数定价,没必要改变。淡水河谷眼下在考虑的是,如何降低海运成本,使之与澳大利亚矿相比更具有竞争性。
因此,徐旭在论坛上对众人表示,铁矿石谈判还是有的谈的,指数定价不是不可以讨论。不过他认为,现在铁矿石谈判已经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中国钢协需要更多的与欧盟、日本和韩国保持沟通,共同与三大矿谈判。
徐旭代表的是中国几百家铁矿石贸易商的声音,指数定价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太糟糕的事情。但罗冰生认为,目前的指数定价是参照现行的现货价格来确定,而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现货矿,欧盟、日本、韩国都没有。同时价格采用的是到岸价,没有把海运费的波动考虑进去。
即使是以中国铁矿石的到岸价作为指数基数,采集的数据也大约只占实际进口量的20%,而且只是通过电话的形式采集的,矿石的挂牌价和实际成交价之间还有差距,这些都影响到指数的代表性。
因此他希望看到一个公开、透明、科学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一个“能让大家都明白到底是怎么出来的价格”。罗冰生上个月刚刚赴日本东京参加了国际钢协大会,指数定价布局的代表性据称已是国际钢协大会上的共识。
指数定价怪圈
现行的指数定价始于2010年铁矿石谈判。今年年初,三大矿最先与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了按照季度来确定的指数定价模式,而中钢协对此竭力反对。
然而,“中国需求”让中钢协败下阵来。在正值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刻,2009年的10月当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个月增加48.12%,11月又增加57.03%;12月再次增加80.05%。整个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比2008年整整多进口了1.8亿多吨,增幅高达41.5%。
“在中国高需求高增长的情况下,铁矿石严重供不应求,这时三大矿逼迫中国钢厂接受了指数定价。”罗冰生说。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发现中国在四季度三个月的时间内疯狂进口了大量的铁矿石,中钢协才敢下令,国内钢厂三个月内不许从三大矿进口一吨铁矿石,试图以此来抵制在谈判桌上强硬的对手。但最终,中钢协的这一禁令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便告瓦解。
此后,在部分钢厂上书请求允许进口铁矿石的局面下,中钢协宣布钢铁企业可以自行谈判。在随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大部分钢厂都接受了以必和必拓为首提出的基于指数的季度定价模式。
“如果按照今年钢铁产量6.2亿吨推算,需要大约10亿吨的铁矿石,国产矿最多3.6亿吨。还有近7亿吨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谈呢?”中钢协派出的铁矿石谈判中方协调人陈先文说。
坚持,还是放弃?
目前来看,业内的共识是,由指数形成的季度定价模式需要修改,但中国钢铁行业至今都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修改意见。
罗冰生说,中国在考虑一些改进措施,其中包括以国内钢材的指数作为铁矿石的定价基础。
但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杨思明称,“与国内钢价指数挂钩的事情,我们已经把这些问题和矿山谈了,但是由于目前铁矿石垄断,他们不同意。”
宝钢铁矿石谈判首席代表的刘永顺建议,中国其实是可以有自己的一个铁矿石的价格指数的,以此来作为铁矿石定价的基础。
他建议,不管是中钢协还是具体的钢铁企业,应组建一个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对市场比较熟悉的部门,来跟踪、分析和研究铁矿石的价格,而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杨思明实际上希望,定价机制应该能让从铁矿石到钢铁这条产业链上的利润都实现共赢,而不能以一方的亏损来保证另一方的利润。
目前国内矿山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大约是20%,而钢铁企业只有3%左右。
他总结出来,目前凡是没有亏损的钢铁企业,都是由其他的辅业支撑着的,凡是单纯做钢铁的企业,都亏损。
南钢已经决定拿出30亿-50亿的资金,来做矿石、房地产等依托于钢铁产业的相关行业。杨思明称,南钢今后一定要从单纯的钢铁企业中跳出来。未来的趋势是,只靠做钢铁行业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