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詹纯新和他的“中联帝国”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0-12-13 14:53   来源:长江商报

西服、领带,配上一副眼镜,多年来,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科(下称:中联)董事长詹纯新,留给外界的永远是斯文、稳健的形象。

西服、领带,配上一副眼镜,多年来,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科(下称:中联)董事长詹纯新,留给外界的永远是斯文、稳健的形象。

业界大佬们评价他:儒商,低调不张扬。网络搜索詹纯新的新闻只有寥寥几篇,与柳传志、马云这样家喻户晓的人物相比,曝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柳传志是詹的好友,对他评价很高。詹做的事情,足以享受同等‘待遇’。”徐工集团一高管说。

同行给予如此高的赞许,并非顾及面子。从1992年带领7名技术人员贷款50万元创建中联,到如今产值将突破500亿元的两地(A股、H股)上市公司,足以见其手腕和智慧。目前,他正带着公司做“十二五”规划,要在五年内将产值做到1000亿元,继续书写一个财富聚集的神话,一个品牌成长的传奇。

18年,儒商詹纯新是如何把一个科技院所一步步打造成产业帝国的?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总部位于长沙的中联,揭秘其独特的发展模式。

索罗斯“盯上”中联

“很多公司都做得很好,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

发行8.7亿股,融资预计超过150亿元,本月23日将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的中联,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前日,市场上传出金融大鳄索罗斯盯上中联,拟出资1亿美元认购,更是让中联成为港交所今年的压轴新股。

据香港媒体报道称,中联的国际配售已获超额认购,高瓴资本等四家机构认购了8300万美元,该股主要投资者AnchorInvestors认购超过了24亿美元。

在备受国际资本关注的背后,是公司骄人的业绩:公司预计今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利润达到45亿元。但面对记者的采访,詹纯新依旧表现出了一贯的低调:“很多公司都做得很好,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

被市场“逼着”创业

“当时最大的设备,是花了5000元买的一个钻孔的台钻——全部的家当。”

在长沙银盆南路361号,有一栋4层楼的老房子,这里就是中联最早起步的地方,詹纯新就在此办公。而记者走进离其不远的中联麓谷工业园,呈现在面前的则是另一番天地:整齐的厂房和设备,全现代化的生产线。

在工厂门口,陈列着一张老照片,1992年公司成立的那一天,詹纯新和另外一名伙伴高举公司的招牌,脸上笑容满面,那年他37岁。如今,这张照片被定格为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中联的前身是长沙建机院,与很多科研院所一样,靠全额拨款维持生存,靠科研项目、向制造企业卖技术、卖图纸赚钱。当时有名的“湖北楚天”就是他们的客户之一。

但好景不长,一些简单的、没有创新的图纸越来越不值钱。到后来,6个技术人员一年设计一套图纸,只卖了3万元。能干的技术人员有的出国,有的跳槽,建机院面临垮掉的危险。

看到许多企业靠购买建机院的图纸发了财,身为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再也坐不住了,他带领7名员工,靠50万元贷款创立了中联公司。

没有厂房,詹纯新租了一个200平米的车间,没有工具,用榔头、扳手、螺丝刀操作。“当时最大的设备,是花了5000元买的一个钻孔的台钻——全部的家当。”回顾当年创业艰难,詹纯新说,“完全是市场所逼。”

停产半年重新设计

詹纯新回忆,这是他创业中最为难忘的事情之一。

1993年,公司就自主研发生产了10台混凝土输送泵,获得利润230万元。然而,到了第二年,顾客就普遍反映产品存在一些问题。

是停产还是继续生产,这道难题摆在各位创业者面前:继续生产,公司还可能获利丰厚;停产检修,意味着公司创业很可能夭折,刚打开的市场会失去。最后,詹纯新果断抉择:停产半年重新设计。

半年之后,中联第二代混凝土输送泵在主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的基础之上,单一性能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并引来国内同行纷纷效仿。

之前,同类型国外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95%,国产占5%,而几年后,这个数字就倒过来了。詹纯新回忆,这是他创业中最为难忘的事情之一。

从那之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并在2000年成功登陆A股。

独创中联并购模式

中联恰恰拥有低成本优势,收购CIFA后,可弥补国际知名度不高,技术弱的缺点。

上市之后的中联产品线依然不够丰富,像起重机械、环卫机械等都还没有涉及。为了进一步做大,詹纯新开始走上了中联独特的并购路线。

2001年,中联收购了英国保路捷公司,产品拓充非开挖机械;2003年并购实力比自己还强的浦沅集团,产品拓充工程起重机械。随后还陆续收购了陕西新黄工、华泰重工等十余家企业,被被业界誉为“并购王”。

引起社会对中联最大争议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联收购当时全球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CIFA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最大混凝土制造企业。

然而,中联之举引来各界热议,有人说这是蛇吞象,也有人说买亏了。同城兄弟三一重工直到今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工程机械年会上,仍公开炮轰中联收购CIFA案不得时不得利。

对此,詹纯新表示,CIFA是全球品牌企业,有很好的技术、市场渠道和管理。只是产能有限,生产成本高,容易错过市场机会。而中联恰恰拥有低成本优势,收购CIFA后,可以弥补国际知名度不高,技术弱的缺点。

“收购是否成功,等两年后再评价。”詹纯新说,公司之前并购了诸多企业,都取得了成功,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收购CIFA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双方正在进一步融合中。

谈及“中联并购模式”的核心,詹纯新表示,公司收购一家企业后,首先引进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导入中联的企业文化,但对于原公司的领导班子等基本保持不变。同样,在收购CIFA后,对原CIFA公司的高管依然没有做出重大调整,仍然以原班人马为主。

事实也证明,中联的这套做法很有效,收购CIFA之前的企业全部实现盈利,以2003年并购了比他们还大的浦沅集团为例,收购后4年内净利润增长了97倍。

股权“革命”奠定基石

詹纯新表示,一股独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

在采访中,中联的员工回忆,如果说并购CIFA是中联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那2005年那一次轰轰烈烈的股权“革命”,则是奠定中联持续发展的基石。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2005年之前,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是长沙建机院,持股超过95%。“一股独大容易产生问题,如侵犯小股东利益,决策不科学等等。”该人士举例,在国外,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仅1%,这样谁都没有绝对控股权,任何决策所有股东说了算。

经过多方沟通后,湖南省政府为了优化中联股权结构,让国有股加快增值,当年3月就拿出24.1%的国有股,分别转让给了由建机院管理者团队和员工团队分别成立的两家公司。这意味着高管团队和技术人员为主的员工团队都成了公司股东。湖南省国资委还将8%的股权转让给了柳传志的弟弟所成立的智真投资公司。

业内称将这种做法称为股权激励,而中联方面却认为,这是优化公司股权治理结构。但不管怎样,高管和员工在股东大会上有了发言权,使得公司大事决策更加科学。

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2005年之前,公司每年的收入增长率为30%-35%,而之后,年增长率超过了70%,是同行增长率的2倍以上。如今,在中联的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仅占了25.25%,股权少了很多,但股值却翻了数倍。

詹纯新之前曾表示,一股独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族股份一般都占了公司50%股份以上,在决策方面仍是家族说了算。一旦原始创业者退休,接班人问题突显,会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价和投资者的信心。

国际化的蓝海构想

在詹纯新的蓝海中,到2015年,中联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

内部有了好的结构,对外扩张成功,今年中联产值将突破500亿不是偶然。但詹纯新并不满足,在他的蓝海中,到2015年,中联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

詹纯新说,要做到这一点,国际化战略是必须要走的一步,而且要走好。他解释,收购CIFA只是走出了一大步,此次之所以选择H股上市,而不在A股融资,就是为了拓展国际化业务。该公司的公告也显示,此次H股配售95%针对国外投资者。

事实上,从2005年至今,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日子都很好过,像徐工、中联、三一等上市公司都给出了漂亮的财务报表。

业内人士称,该行业与城镇化水平紧密相连,国外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率达到70%后,行业才增速才放缓。而现在中国城镇化水平只有45%,未来十年内,行业都将处于快速发展期,不会出现周期性增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全球业务一半在中国。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不少资金正在谋划,准备大举进入该行业。

“市场总有饱和的一天,届时行业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该业内人士表示,韩国、日本等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0%时,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利润急剧下滑,一些企业纷纷转向国际化战略。

“中联此时走国际化战略,也是未雨绸缪的考虑。”中联方面表示,无论是收购CIFA,还是此次在H股上市,都是希望进一步打响国际知名度,待欧美市场进一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占领。

“送股王”中联

此次在H股上市的中联,也是自登陆A股后十年来首次增发融资。

2000年10月12日,中联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融资6.37亿元。10年来,中联重科累计为股东现金分红13.841亿元,已是上市时募集资金的2.17倍。累计送股和转增股本44.7968亿股,是上市时总股本的29.86倍。

如果一位投资者10年前在中联重科IPO时购得的股票,一直持有到今年9月30日,现在每股已经价值401.33元,是当年发行价12.74元的31.5倍。也就是说当年买1万元股票,现在价值315万了。

在资本市场,股民给了中联一个好听的绰号:“送股王”。目前,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建筑起重机、环卫机械四大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据着数一数二的位置。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