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但仍称不上强国。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在机械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短板问题仍比较突出。不久前,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杨宝德在一次投资策略报告会上指出,中国是否能从工程机械大国变为强国,就看在未来五至十年内,能否把发动机、变速箱、高压、液压泵和马达,以及高强度的钢材等机械零部件制造“变大变强”。
工程机械销售额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大约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额1.5%到2.5%。杨宝德认为,“十二五”规划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变动幅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预计在未来20年内,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能保持持续稳固增长,这基于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及产品本身性价比等诸多利好都预示工程机械行业的美好前景。其一是城镇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47.3%,预计到2020达到65%,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对工程机械行业无疑是长期利好。其二是交通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在交通运输上投入资金预计达10万亿元,包括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投入都很大,对工程机械还有巨大需求。其三是中国出口工程机械产品售价比欧美、日本便宜,性价比更高。比如一台性能相似的22吨挖掘机,美国售价110万元人民币,日本大约售价90万元人民币,中国仅卖70万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非洲、美洲、欧洲都有较高接受度。
有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时间里,我国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实现迅猛增长。其中,挖掘机总销量从2001年的12397台到2010年16万台;装载机销量从2001年26000台,增长到2010年22万台;2010年,推土机全国销量首次突破10000台;汽车起重机稳步增长,用10年的时间增加了38000台,销售量几乎翻了10倍;压路机2010年也增长到27000台。而在这十年里,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份额呈快速增长态势。2001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口总额达15.5亿美元,出口总额6.89亿美元。到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30.64亿美元和29.4亿美元,已基本持平。2006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首次超过进口额,实现贸易顺差。到2008年,我国完成出口额达134.22亿美元,进口额为60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7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贸易基本为顺差。目前,中国出口对象以亚非拉地区为主。2009年,我国出口亚非拉地区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占当年出口总额的75%,欧、北美两洲各占15%和9.1%。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所具有的高性价比特点使其在争夺欧洲、北美洲市场份额中逐渐具备与发达国家制造商一较长短的能力。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部分数据已跃居世界第一。比如我国装载机销售量占世界装载机总销量60%,起动机、塔吊等机械销售量也远高于其他国家。
工程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科技水平反映的一个方面,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制造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杨宝德的一番话不无道理。他说,中国是否能从工程机械大国转变为强国,就看在“十二五”计划实施后的五到十年内,发动机、变速箱、高压、液压泵和马达,以及高强度的钢材等零部件设计、制造水平能否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实现“变大变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认为我国目前应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在继续引进国外的技术及零部件的同时,鼓励有关国外企业在国内建厂。其次,鼓励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自我改造与提高。第三,鼓励主机厂自建液压原件及系统技术进步,尤其是液压泵、发动机这类我国“十二五”规划重点强调的零部件生产及技术提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