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加速本土化进程 大举开拓中国市场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1-02-10 14:52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作者:翁莹

【慧聪工程机械网】中美贸易向来备受世界瞩目,为期3天的对美国国事访问,让人们看见了中国政府带来的积极信号。而亲身参与此次活动的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金立文先生更是有深刻的体会。“胡主席

慧聪工程机械网】中美贸易向来备受世界瞩目,为期3天的对美国国事访问,让人们看见了中国政府带来的积极信号。而亲身参与此次活动的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金立文先生更是有深刻的体会。“胡主席在华盛顿和芝加哥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带来的积极信息,政策有前瞻性,很正面。卡特彼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参与了上述活动,并且与胡主席有直接的交流。我们相信中美两国间可以很好的合作。”金立文先生感慨道。

2011年1月初,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换帅,在卡特彼勒集团有着18年工作经验的金立文上任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月25日,金立文先生在北京卡特彼勒大厦接受了慧聪工程机械网记者的采访。采访中,金立文先生透露,2011年卡特彼勒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在本次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卡特彼勒美国总部与卡特彼勒(中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规模超过10亿美元。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金立文先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国市场发展空间大

卡特彼勒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长期以来都在呼吁美国保持自由贸易,甚至刊登过反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广告。在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卡特彼勒更是为中美两国自由贸易献力献策,为何卡特彼勒集团如此看重中国市场呢?金立文先生就此问题表达了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市场是长期被看好的,中国的钢铁产量大,但是中国的铁矿石需要从澳洲和巴西进口,煤也需要进口,矿业开采等领域,需要很多的工程设备。另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西部建设等都将刺激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

而事实也是如此,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政策,2009年批复的十几个区域规划政策,以及2010年出台的“新36条”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等等,带动了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的工程机械行业,也大大受益。大量的工程建设刺激了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于是出现了2010年各大工程机械产品线销量几乎全线飘红,市场异常火爆的局面。

慧聪工程机械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金立文先生、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合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国再制造市场被看好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产品需求外,再制造也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炙手可热的关注点。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再制造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部分龙头企业、代理商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近几年,伴随销售火爆,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持续攀升,旧机、二手机市场容量快速膨胀,为再制造业务开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从发展趋势上看,再制造在中国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卡特彼勒再制造在8个国家有19家工厂,近4000名员工,年产200万件再制造产品。如今卡特彼勒已成为全球最大,技术实力最强,也最热衷于推广再制造的领先企业。2005年12月,卡特彼勒再制造(上海)工厂正式注册,主要生产泵和马达(液压泵、燃油泵、机油泵、水泵)以及发动机零部件(活塞连杆总成、汽缸盖、喷油嘴)。

卡特彼勒有计划在5年内把它在上海的业务扩大4倍,此外,2010年卡特彼勒再制造与玉柴股份在苏州合资成立了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再制造项目。

“通过提供再制造的零部件,可以为客户降低60%的成本。”金立文先生表示,卡特彼勒集团在再制造的配套上有许多措施,首先是有众多代理商和技术人员保证再制造产品的正确配置,此外,建立相应的配送体系,使客户需要的零部件能够到达他们手里。“广义上讲,全球的‘再制造’市场规模有1000亿美元,中国则可能成为这个领域最大的市场。”对于中国再制造市场,金立文先生表现出很大的信心。

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中国是卡特彼勒美国本土制造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之一,在过去五年里,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随着中国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开放,卡特彼勒业务模式在中国成功运行,服务于中国的客户。近年来,卡特彼勒及其各独立代理商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可观的投入,进一步丰富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和部件种类、优化售后服务、拓展各省的代理商体系。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2010年的表现,吸引了行业巨头卡特彼勒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卡特宣布扩大公司在徐州的挖掘机工程产能;2010年9月,宣布在江苏吴江新建小型液压挖掘机厂;2010年10月,在苏州的物流中心投入运行;2010年11月,宣布在天津投资新建大型发动机制造基地。一系列在中国进行的扩产投资动作,足以证明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的高度关注,也预示着卡特彼勒加快了在中国扩张的步伐。

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拥有十一间生产工厂、三个研发中心、九个办事处、两个物流及配件中心,员工人数超过7700人。与毗邻的印度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显得更被卡特彼勒关注。对此,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金立文先生表示,中国市场比印度市场大,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布局也超过了印度,主要表现在工人数量,工厂数量以及代理商都大大超过印度市场,中国将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慧聪工程机械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卡特彼勒如何应对成本上涨问题?

2010年工程机械行业的运行情况,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即使是许多企业加班加点搞生产,市场依旧是供应不足,排队提车的情景再现,企业自然是辛苦并快乐着。如此的繁荣景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似乎要完全独立于全球行情。然而放眼未来的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是否依旧可以笑傲江湖?在细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考量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不难发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将会面临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等危机。

工程机械的主要原材料是钢材,钢材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企业的生产成本。众所周知,此前的铁矿石谈判,是年年谈,年年涨,而且是以惊人的幅度向上涨。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商,处境可想而知。工程机械行业是铁矿石行业下游的下游,铁矿石涨价必会造成钢铁的涨价,钢铁厂一定会将这部分的差价转加给下游产业,这是一个必然的连锁反应。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不可控的原材料涨价的成本危机。其次,工程机械行业还将面临人力成本危机。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2009年下半年至今,当中国经济实现复苏,快速走出经济阴影的时刻,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用工荒。人力成本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要面临的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金立文先生表示卡特彼勒将从三个方面来有效应对:一,寻找原材料替代品;二,提高生产效率;三,完善生产体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带来的成本问题会延续至2011年,但是卡特彼勒集团有着完善的政策,以应对成本压力。

如何保持市场占有率?

生产成本的加大,是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面临的问题之一,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伴随中国本土企业,如徐工、中联、三一等企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从最开始的产品竞争,转而进入品牌竞争、服务竞争,在这个硝烟四起的战场上,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不动摇?

据金立文先生介绍,卡特彼勒能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其运行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卡特彼勒以帮助客户提升利益为前提,为客户提供最优秀的产品。“以矿用卡车为例,许多其他品牌产品的价格只有卡特彼勒的一半,但是卡特彼勒产品工作时间能达到10万个小时,而其他产品只能达到2万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卡特产品相当于5个同类其他产品。并且卡特彼勒产品在设计、制造初期就为以后的再制造做好准备,同时备有相关的配套功能进行再制造。卡特彼勒具备的高性能机器,完善的代理商体系和零部件体系,能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后记:

短短一小时的采访时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在这次的采访中,不断能传达出卡特彼勒重视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讯息。中国将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在国际工程机械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对外开放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未来将是一家独大,还是多足鼎立?是被外资企业独占,还是本土企业的崛起?卡特彼勒大举开拓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将对现有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慧聪工程机械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