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吉林将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实现工业总量“双翻番”,力争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4%。
两个“翻两番”
据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常明在会议上介绍,2010年,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运行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百强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中小企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任务,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全省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十五”末的基础上均实现了翻两番,年均增速分别达28.5%和19.5%。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7.5%。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55.1亿元,约占全省GDP的43.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9.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预计实现利润790亿元,同比增长65%,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全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5.7亿元,同比增长29.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3%,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665.1亿元,增长35.4%。全省在建工业项目8118个,投产项目5997个。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素质不断提升。2010年末,全省39个行业类别中,有38个实现增长。全省十大产业有7个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汽车、石化和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2222亿元,增长20%,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技术进步稳步推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189.5亿元,同比增长28.9%,新产品产值率2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工业节能成效显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预计同比下降7.5%以上,百户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2%,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9%以上。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全民创业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61.6亿元,同比增长24.0%,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缴税金380亿元,同比增长27%;企业户数达到11.5万户,同比增长15%。民营经济对社会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实缴税金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5%,同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8%;从业人员已占全省的70%以上。
“十二五”工业总量“双翻番”
会议透露,“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总的原则是:继续围绕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线,大力推进“三化”统筹,全面实施“三动”战略,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快速发展。
总的目标是:全力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实现工业总量“双翻番”。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实现民营经济总量翻一番,到2015年,民营经济主营业收入达到2.6万亿元。
其具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汽车产业要形成4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15%;农产品加工业要做大做强玉米精深加工和畜禽加工两大优势产业,打造千亿元生物质化工基地,加快建设千万吨长白山矿泉水及千亿元的人参、林蛙、梅花鹿等特色资源深加工基地,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要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8%;石油化工产业要着力打造千万吨油气田基地、吉化公司和吉林化工园区两个千亿元石化产业基地,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5%。
其工作重点是:优化产品、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到2015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4%,全省汽车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轨道客车配套率达到50%,精细化学品率达到40%;培育中国驰名商标60个,省著名商标800个,省名牌产品350个。全省轻重工业比重调整到40∶60,将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新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0%。努力打造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产品和产业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0户,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00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0户。
技术结构不断升级。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全省主要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居国内先进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达到30%;再建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6个重点工程技术实验室。
加快产业集聚。集中力量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专用车制造业、石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产业、玉米深加工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农机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产业、精品钢产业、碳纤维及新材料产业等十大产业基地;重点培育3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十个超百亿元、一百个超十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
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用水量降低22%,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