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011工程机械震荡前行 市场回归理性发展
受宏观政策调整及市场大环境因素影响,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一路震荡前行。在一季度井喷式的发展之后,从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增速下滑现象,部分机型甚至出现负增长;第三季度虽有所反弹,但对市场整体发展影响甚微。市场需求的冷淡,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快速进入调整时期,在营销淡季之时,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及服务等领域,行业逐步回归理性平稳增长。详情>>
NO.2:铁道部融资逾2000亿 铁路建设或过冰封期
铁道部的融资环境正在好转,资金紧张状况也开始好转。进入10月份以来,市场对铁道部债券信心和认可度大幅上升,铁路“融资饥渴”已有所缓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铁路频频释放出“回暖”的积极信号,包括高铁在内的铁路网建设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保证的重要基础,铁道部的政府信用将使其建设资金得到保证。不少研究人士认为,2008年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从“常态”到“高潮”再到“低谷”的过程,当前的政策支持是让其重返“常态”。从长远来看,加强铁路市场化改革,才是行业的希望所在。详情>>
NO.3:走出国门的中国工程机械:机遇篇
在新近公布的“2011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50强”榜单上,有10家中国企业入围,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更是历史性地同时杀入十强行列。截至今年6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66.2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实现顺差14.29亿美元。其中,整机出口42.6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7.8%;零部件出口额则达到2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67%。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分别实现海外销售10.02亿元、11.81亿元和25.88亿元,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15%、3.89%和13.26%。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一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也许已经到来。详情>>
NO.4:全地面起重机SAC12000风电项目全球首演
10月31日,三一制造、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SAC12000仅凭主臂起吊,将重达96吨的2.0兆瓦风电机舱稳稳提升至80米的高空,经验丰富的操作手,凭借SAC12000精准的操作系统,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就顺利的将机舱安装到位。据悉,针对轮式全地面起重机而言,本次吊装工况极为罕见,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详情>>
8年前,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重工)刚刚登陆A股时,梁稳根曾提出自己的构想——计划用10年的时间,把当时还像“个体户企业”的三一重工打造成一个世界级、有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并跻身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前三强。而这一切的实现仅仅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2003年,三一重工初登A股市场之时,公司净资产只有6亿元。8年后,三一重工总资产达到了497.52亿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市值超过了1000亿元——至少是上市之初的130倍。三一重工的产品在国际一系列大型救援活动中,以中国品牌的名义高调亮相,无疑三一重工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公司。而今年6月,三一重工在德国建设的工厂正式投入运营,三一重工完成了跨国企业的“质转变”。详情>>
NO.6:铁甲柔情: 江“山”与美人同“重”
山重建机携人才集合优势、产品集群优势、渠道优势、供应链优势、制造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倾力打造JCM、STRONG两个品牌全系列挖掘机,设计能力年产挖掘机20000台,制造能力和水平在业内名列前茅。详情>>
NO.7:柳工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盈利能力下行
柳工第三季报显示,1-9月实现营业收入142.91亿元,同比增长21.61%;实现营业利润14.87亿元,同比下降0.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9亿元,同比增长1.49%;基本每股收益为1.14元。实现营业收入35.01亿元,同比下降2.58%;实现营业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43.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45.97%;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销售毛利率的同比下降和期间费用率的同比上升导致营业利润降幅远大于营业收入降幅。详情>>
NO.8:徐工起重机 掀起大型设备吊装运输施工高潮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能源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一系列重大能源装备项目纷纷上马。大型起重吊装机械属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在全经济领域内,是所有重大基础项目建设的最关键设备之一。徐工集团作为最早进入履带起重机行业的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走的是一条螺旋式的发展道路,坚持做深、做实、做透履带起重机的产业技术积累,为行业的持续发展蓄积厚实力量。目前,徐工联合开发的3000吨级履带起重机也已进入攻坚阶段。力量源自品质,厚积方能薄发。2011年,徐工1000吨、2000吨履带起重机分别以完美的施工表现,服务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创国产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应用国家重点工程的先河。详情>>
NO.9:行业迎来高速增长 募投瞄准巨大市场蛋糕
伴随着挖掘机市场以及重型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挖掘机专用高压油缸以及重型装备非标准油缸市场快速崛起。2006年至2010年挖掘机市场翻了2倍,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学会挖掘机械分会预计,挖掘机行业未来5年平均增速还将保持20%左右。 为挖掘机以及重型装备核心零部件之一,国内挖掘机专用油缸以及重型装备非标准油缸市场也经历了飞速增长,作为油缸中的高端产品,挖掘机专用油缸、重型装备用高压油缸的平均毛利率高于25%。目前在该行业,国外品牌占据市场份额,但也给予国内自主品牌快速增长空间。详情>>
NO.10:本土挖掘机强势崛起 核心组件瓶颈待突破
近年国内挖掘机市场持续火爆,单月销量从2008年3月的16750台飙升到今年3月的44150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但是国内挖掘机市场主要是被卡特彼勒、小松等8家外资企业所掌控,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5%,中国本土挖掘机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5%,外资品牌卡特彼勒和沃尔沃等不仅占据国内挖掘机高端市场,还通过在国内的合资生产基地布局低端市场,中国本土挖掘机品牌经过数年的苦练内功,终于从今年开始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中国挖掘机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就需要突破自身的软肋—核心组件的瓶颈。只有在液压元器件、核心零部件、配套设备、配套服务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迎来中国挖掘机行业更大的发展。详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