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负责资源业务的集团总裁Steve Wunning称,该公司对于年代煤机这项策略性并购,是基于公司对未来25-30年矿业发展的判断。
上周末,全球最大的土方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宣布,拟以8.87亿美元收购中国地下采煤设备制造商年代煤矿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是跨国机械巨头争相布点中国市场的最新案例。
英国《金融时报》11日称,上述最新交易对年代煤矿机电的估值,较年代煤矿机电停牌前的股价溢价33%。
此项交易,尚需得到公司股东以及监管机构的批准,其中包括中国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的审批。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出这笔收购之前,卡特彼勒曾在去年以76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家采矿设备制造商Bucyrus International。通过那笔交易,卡特彼勒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型采矿设备供应商。
跨国机械巨头入华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卡特彼勒负责资源业务的集团总裁Steve Wunning11月11日在香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煤炭消费占全球40%,地下采煤业占全球的70%,收购年代煤机后,公司未来会以中国业务为发展重点。
截至6月30日的6个月,年代煤机实现销售额7.8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3%,净利润为2090万港元。
无独有偶,看好中国市场的还包括卡特彼勒的竞争对手美国采矿设备制造商Joy Global。此前的7月,Joy Global曾宣布,以5.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国际煤机集团41%的股份。
“采矿行业是全球化的,所以哪里有采矿的需求,哪里就是我们的目标市场。”Steve Wunning在11日的发布会上说。
此次被卡特彼勒收购的年代煤机,主要通过子公司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矿井液压支架及其他采矿设备。按销售额计,四维是中国第三大液压支架生产商。
“瞄准印度、东盟”
卡特彼勒的收购目标性极强液压支架在采煤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路透社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约97%煤矿位于地底400米以下,进行地下采矿工作所耗用之资本开支中,支架占超过55%,其余则为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及掘进机之开支总和。而年代煤机正是中国第二大液压支架制造商,市场占有率10%。
中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商中煤能源(601898,股吧)为中国最大煤矿液压支架制造商,去年市场占有率达18%。
巴克莱资本在10日下午给予投资者的报告中分析,“我们普遍看好此项收购交易,因为这提供另一个迹象,表明卡特彼勒正在借助国际矿业上升周期的力道,我们认为这个周期持续时间较长,背后的推动因素是新兴市场相对强劲的大宗商品需求。”
路透社对卡特彼勒收购年代煤机的分析是,中国政府眼下要降低对进口铁矿石和煤炭的依存度,卡特彼勒借此收购计划,能够进入中国明确大力发展的矿业市场。卡特彼勒看准了中国提高能源和钢铁行业原材料自给水平的目标。
Steve Wunning则对路透社称,卡特彼勒对于年代煤机这项策略性并购,是基于公司对未来25-30年矿业发展的判断,“卡特彼勒视印度、东盟国家为增长市场,而中国的重要性亦在提高。”
“四季度跪着要钱”
不过,卡特彼勒等世界机械巨头进入中国的时机似乎不是太好。在尽享政府四万亿投资的狂欢盛宴之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今年已感寒意渐浓,开始告别高增速,步入平稳增长期。
在中国紧缩宏观调控政策下,工程机械业终现行业拐点.一季度虽仍高达近60%的增速,自4月起则全面下滑。业内人士戏称,今年“一季度站着挣钱,二季度坐着数钱,三季度躺着赚钱,四季度跪着要钱”。
对此,Steve Wunning11日称,卡特彼勒对年代煤机的收购从长远看,价格是合理的。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市场,占卡特彼勒年收入的9%。许多国际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市场挣扎的同时,卡特彼勒迄今为止却相对成功地保持着在中国高端机械设备市场的优势。
中国的工资成本压力
外国巨头的纷纷涌入,是否会改变中国重型机械的行业格局?
对此,中联重科(000157,股吧)掌门人詹纯新称,对于卡特彼勒、小松等一线企业而言,中国只是他们业务的一部分,他们的业务分布在全球各区域,而中国企业90%以上的销售在国内。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背靠中国市场,拥有人力成本优势,中国机械制造业在未来未必前景光明。波士顿咨询集团今年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成本估计将每年上涨17% ,而美国的涨幅将仅为3%。过去20年,中国工厂工人的平均生产率已提高10倍,但仍不及美国同项指标的三分之一,从而抵消了中国的低工资优势中国工资通常仅为美国十分之一。
雇工成本通常占制造业总支出的20%~30%,而购置设备等其他成本,在中国往往并不低于其他地方。因此,到2015年,在许多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制造方面,中国不大可能拥有相对于美国市场的成本优势。
不过中国企业相对乐观。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总裁向文波此前曾表示,由于中国人口多,国内市场潜力空间还相当大,而且中国工程机械还面临全球化以及新技术带来产业升级的机遇,“未来相当长时间是中国时代,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将造就大量世界级的企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