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重工布局”十二五” 多重技术难题待解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1-11-14 16: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1955年成立时仅有20人的设计科,今天已发展成为拥有多产品领域顶尖专家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国家级技术中心

1955年成立时仅有20人的设计科,今天已发展成为拥有多产品领域顶尖专家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国家级技术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依托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太重开始陆续进军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领域和轨道交通、海洋装备等高端制造产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机械工业资产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至10万亿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要向制造强国转变,还需进一步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以太原重工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和创新能力提升上不断突破的同时,将市场半径延伸到海外,已然站在了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前沿。

“十二五”瞄准五大方向

作为我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在集资7.5亿斤小米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太原重工,目前成为国内大型起重机第一品牌,也是世界上大型起重机制造业绩最多的企业之一。拥有国内最大的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制造基地、最大的无缝热轧钢管成套设备设计制造基地,最大的焊管设备设计制造基地、品种最全的锻压设备生产基地等。其生产的起重机、挖掘机遍布于国内冶金、矿山、能源、航空航天等多个基础行业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太重雄心勃勃。根据其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将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传统领域为主向产品多元化转变,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市场并重转变,由传统的生产型制造商向新型服务型制造商转变,由规模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力争在“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建成一流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太重集团党委副书记丁永平介绍说,将以五大基地为主上马重大技改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天津滨海重型装备研制与出口基地、重大技术装备大型铸锻件国产化研制基地、高速列车轮对组成关键件生产基地、煤机成套装备生产基地,高端液压元器件及系统生产基地,形成并举发展的多元化产品格局。

“我们必须要在这五个方面有所突破,否则十二五销售收入500亿的目标实现不了”,丁永平说。目前,太重在这五个方面投资已经达到50多个亿。

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

中国装备,装备世界,路途注定不平坦。目前,我国重型机械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随着我国在铸锻件、钢铁等行业总体产能过剩逐步显现,相关领域的产品竞争不断加剧,各大企业的价格战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同时,重机领域产品订货难度加大、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在挤占重机企业利润。

丁永平也坦承,今年经营状况已受到宏观调控影响,“产值订货不那么刻骨铭心,影响最大的是利润,今年1-9月份利润不到5个亿,还需要其他业务来支撑,全年预计营收160-168亿元之间,有些传统产品赔上本也要干,不干不行。”

他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会比较复杂,拉动内需是可以肯定的,但仍需谨慎观望。“我们不会落下每一个发展机会”。

好消息是由工信部牵头编制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将于近期出台,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各项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又一“黄金增长期”。

根据该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将达20%以上,年销售产值达到6万亿元。

多重科技障碍有待打破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装备自给率达到了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发展障碍亟待扫除。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规模还较小,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另外,符合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如创业风险投资、场外交易等不发达,融资体系不健全,具有创业风险投资管理理念和经验的人才队伍缺乏。

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和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单兵作战”式的研发模式也逐渐暴露弊端。“当年机械部的模式是不错的,引进学习国外的技术是整体拿过来分解,你拿一块,他拿一块,然后院校再结合进来,目前科技部和工信部更多的考虑科研,产业化这块考虑的比较少。”太重集团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肖利民说。

他也指出,国内科研院所转制下放以后也成为企业,开始参与市场竞争,并且由于其部分项目是国家拨款,因此可以把产品价格压得很低。“他们从加工能力和保障体系方面确实不能和我们企业相比,但曾是归口管理部门,在标准、项目申请上是有优势的,因此形成不平等竞争。”

“其他都是次要的,人才的缺乏才是最关键的”,丁永平说。60年来,太重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和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领分不开。但由于身处内陆,地理因素对引进人才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影响较大。

“把国外人才引进来太难了,国内环境文化人家不习惯,曾经拿出每年100万欧元引进设计师,但人家不来,有可能能引进一个两个,但对于提升整个集团公司效果并不显著。”太重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郭任重如是说。

正因为如此,结合集团十二五规划和对国际环境的预判。太重在国际化发展策略由产品出口为导向调整为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相结合,计划在海外设技术研发中心。据了解,目前太重已着手收购德国一家起重机涉及公司,涉资50万欧元,以期提高集团的科研能力,并通过该公司组织欧洲设计人才。

丁永平说,“国外的实体制造我们有能力兼并但意义不大,因为不太可能靠中国加班加点的模式再提高产能。简单的收购工厂就是扩大规模一加一等于二,关键是引进技术和人才,提高自己的设计、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