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年伊始,潍柴集团以3.7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龙年春节刚过,三一重工斥资3.24亿欧元,收购其最大竞争对手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有机构预测今年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冲动将再次被激活。然而冷静下来看,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或许仍不平坦。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客户与市场战略主管合伙人陈建明表示,中国企业有三分之二的并购案例是不成功的。
三一重工收购案1月31日,三一重工(600031)正式宣布,将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并预计于今年一季度完成交易。三一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2011年中国首富梁稳根说,这次收购谈判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市场对此次收购反应良好,三一重工的股价已从最低点上升了近30%。 预计一季度完成交易1月31日,我国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斥资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收购其最大竞争对手——有着“大象”之称的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混凝土泵控股公司。由于此次交易仍需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并满足一定成交条件,三一重工预计在2012年第一季度完成全部交易。据悉,普茨迈斯特在业内有着“大象”之称,是全球最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尤其在混凝土泵车制造领域。该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长期高达40%左右,市场占有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1994年正式进军重工行业的三一重工成为近年来普茨迈斯特最强劲的竞争对手。2009年,三一重工超越普茨迈斯特,成为世界销量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曾在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中有过合作。三一重工年报业绩预告显示,由于主营产品需求稳定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2011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至60%。2010年公司净利润为56.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1元。 谈判只用了半个月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特表示,对普茨迈斯特的收购双方谈判仅花了半个月时间。“此前和普茨迈斯特董事长卡尔·施莱希特在德国谈判,因法律上的流程问题,不能现场签约。双方为了表示诚意,互相交换了手表。”梁稳根说,手表分别是彼此家人很久以前送给他们的珍贵礼物,当时他们约定签约后会换回来,但现在他们决定互相保留这份“信物”。梁稳根这个原本机械行业的门外汉,带着他的创业团队,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使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乾坤倒转,中国品牌与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由当初的1:9变为9:1。三一所制造的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产销量连续多年做到了世界第一。三一重工上市后,梁稳根曾不止一次对外宣称不会放弃对三一的控制权。55岁的梁稳根讲起自己与三一重工的故事时,总要提到几只羊:“我们贩过羊,失败了;我们做过酒,也失败了;我们做过玻璃纤维,还是失败了!”就在2011年9月,这位三一重工的董事长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胡润百富榜2011年中国首富”。 股价近期持续盘升1月31日,三一重工(600031)收盘价报于14.21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57%,可以看出市场对收购“大象”一事普遍乐观。先前在2011年12月22日,三一重工的股价创下了一年多来的最低:11.10元/股,而1月31日的收盘价相比最低价已经上涨了27%。申银万国证券认为,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实现强强联合:一是市场融合。普茨迈斯特在中国以外的很多区域都处于领导地位,在多国建有生产制造基地,销售区域遍及全球。三一重工通过收购,可以在生产和销售上实现区域互补,有利于全球战略的实施。二是技术和品牌融合。在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普茨迈斯特一向被认为是一线品牌,技术实力领先。收购有利于三一借助普茨迈斯特实现技术和品牌的进一步提升。虽然刚刚公布的2011年业绩略低于预期,但是申银万国证券仍看好该公司,维持买入评级,认为2012年仍看好定向宽松带来的重点项目建设复苏和资金紧张缓解,潜在需求将逐渐转化为真实需求。2012年业绩预测为1.60元/股,较2011年上涨44%。 近年其他并购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并购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法律和财务风险等多重障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败多胜少,但也不乏成功的收购案例。 成功案例海尔收购三洋白电2011年10月18日,中国制造企业首次完成了对日本制造企业主力事业的收购。海尔集团与日本松下电器集团达成了关于购买松下旗下的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白色家电的制造与销售权的最终协议。经过了半年的谈判,这桩价值1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的交易最终实现。三洋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也一直是全球化的老牌家电企业,而海尔的海外事业拓展开始较晚。因为这层关系,这次交易也被看作是“徒弟对师傅的收购”。但是分析双方的实际需求便可以发现,三洋面临国内业务的重组,海尔觊觎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并试图寻求全球技术,成为可信赖的品牌,甲乙两方可谓一拍即合。与此同时,海尔也完成了近年来最重要的扩张行动。从2005年退出对美国家电巨头“美泰”的收购,到今天实现对前辈的收购,今日海尔,也因此成为中国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标本之一。 失败案例中铝集团入股力拓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于2009年2月12日签署了合作与执行协议,以总计195亿美元战略入股力拓集团。中铝公司就此次交易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并获得了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监管机构的批准。但力拓集团却在2009年6月5日撤销了双方的合作交易,依据协议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的违约金,并与必和必拓就合资经营铁矿石业务达成协议。上汽集团在2004年10月28日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但此次收购一度导致双龙员工的罢工潮。另外,中投公司30亿美元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10%的IPO,但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仅2008年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就达12.18亿美元。 ■预测 中企海外并购回暖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产业整合加速的大环境下,实现了火爆增长的态势,并购活跃度和并购金额创下六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范围内,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57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98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669.18亿美元。与2010年完成的622起案例相比,同比增长高达86.0%,并购金额同比增长92.3%。同时,清科预测,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冲动将再次被激活,预计能源及矿产行业依旧成为最主要领域,而海外高科技、清洁技术企业及行业知名公司也将成为并购目标。清科研究中心徐卫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并购市场的火爆是多方面利好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持续推进“调结构”的目标,落实一系列的产业规划,实现产业整合、转移和升级,为并购市场注入了动力。并且,国家外资并购、重大资产重组等新的并购政策的出台,对中国的并购市场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