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亏损,必源自思考有所偏差。我(邱恒明,知名财经书评人,专栏作者)投资的八字口诀“看见别人看不到的”,就是提醒股民在投资时无时无刻都不应该有直线思维,对报刊中的“市场共识”更要万分提防。
这正如德国股神科斯托拉尼所讲:“我的座右铭就是,凡是证券交易所里尽人皆知的事都不会令我激动。”
做不到“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的成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最简单:因为没看。好友马评人珊翠丝教导:“赌马靠耳朵,输到没法看。”但以自己所见,市场上以耳代目者,不在少数。最经典一幕是有听众感谢我的推荐,可是我全无印象。回心一想,才记起已是多年前的推荐。用很久前的常识作短线操作,还好没有造成大错,否则无故结怨,惨遭问罪,都不知其所以然。
听消息炒股,最明显的特征是慢。等消息传得到群众耳中时,多半早已伏甲四起。投机天王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留意到散户没有灵通的消息来源,却从不反思几个简单的问题:“凭什么说个个都不知道消息,只有你一人知道?”
“你消息灵通,为什么没有赚大钱呢?”
“你说那么容易赚大钱,那你为什么不去赚这个钱,而只是赚点佣金呢?”
利弗莫尔是外国人,应该不信功德果报,怎么也会如此慈眉善目?
原因是天王自身也曾被有害消息狠狠毒害,差点毒发身亡。利弗莫尔曾于1907年股市暴跌中大手沽空,大赚数百万美元。谁知由于听信朋友帕西·托马斯(Percy Thomas)的有害消息,辛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
托马斯本身亦是传奇人物,与利弗莫尔一样,曾几次破产而又东山再起。托马斯尤其擅于买卖棉花期货,他所写的市场研究报告,当时一纸风行。一次因缘际会,利弗莫尔炒棉花大赚一笔,声名大噪,吸引托马斯慕名来访,后者为人风趣幽默、见多识广,于棉花市场战绩彪炳,两人顺理成章成为好朋友,常常一起讨论市况。
有一次,两人拉家常谈到市场情况,利弗莫尔运用行业报刊、报章作分析,得出做空棉花的结论。托马斯则声称自己有一万名通讯员,分布于美国南部,并列举了大量独家的数据,“证明”做多棉花才是胜道。起初利弗莫尔半信半疑,但在托马斯的反复游说下,他渐渐被洗脑同化,差点要和托马斯结拜成为兄弟。
利弗莫尔于是逐步平掉之前累积的看空,更反手做多6万包。谁知天违人愿,越买越跌,越跌越买,直至持仓量暴增到15万包,手头弹药亦快要用尽。
头脑清醒时,利弗莫尔必然会迅速止损,但事后回想,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十面埋伏,仍然不断套现其他仓位,来追加棉花仓位。最后发现自己像司马懿身陷葫芦谷般,麾下的棉花大军,已达到44万包!当他下定决心,要止亏突围时,身家已经大幅缩水,由原先的数百万美元,跌至只剩数十万美元。
投机天王误信朋友的小消息,一次输去近九成身家,可算是听消息炒股输到呕血的经典案例之一!
胡乱听消息的另一风险,是消息“有入无出”。喜洋洋入市,看中当然没问题,一旦出事,自己没做功课,荐股者又去如黄鹤,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闻,不知是守是逃。
举个例子:金融海啸前,有幸遇见号称“百测百中”的股神陆东,仙人指路,以极其有信心的口吻,明言恒指合理值为27500,穿20000点先接为敬;另赐锦囊一副,内书汇丰年息7%,三年内收息都赚两成,外加预期股价升五成,连本带利净赚八成,的确很诱人。
哪知海啸掩至,伏兵四起,杀声雷鸣,汇丰被熊军四方八面围剿。丞相妙计,难敌大势,被杀个措手不及,唯有弃车上马逃走。
深信高人并非信口开河,但其神龙见首不见尾,并非每日在报纸专栏,准时恭候,卖完故事后哪设有售后服务呀。凡夫俗子,忍到每股33港元那刻,只好自叹:“丞相用兵,岂是我等可料?”其实所谓锦囊,中时当然大书特书,不中时则轻轻带过,自古皆然。
改变“看不到的”,睁大眼是重要一步。开始试试接收信息,而非小道消息。自己研究,自己决策,自己负责。当然会输,但比故步自封、盲从附和,来得要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