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8年央行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2-07-12 18:23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从2008年至2012年央行各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情况图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2008年至2012年央行各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情况图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不足百日内连续五次降息 存贷款利率各降27个基点

中国央行今天宣布年内第五次降息:从十二月二十三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零点二七个百分点,将其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7个百分点,分别降至2.25%和5.31%。此次降息距九月中旬本年度首次降息不足百日时间,央行如此频繁动用降息工具,全力保增长之心可见一斑。但这次降息的幅度远比上次11月底的1.08%的降息幅度要小,也比多位市场分析师预期的要低。

中国央行表示,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本月二十五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零点五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此次降息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在央行宣布第五次降息之前,陆续出炉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甚于预期的下行风险。

降息幅度小于市场预测

中国央行此次降息旨在刺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增长,但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上周将利率下调到接近零的幅度相比,中国央行此次的降息幅度相当小。人民银行可能认为近期足以保持金融的稳定。中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的同时,也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央行此举可以释放出将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额外信贷资金。

多数金融机构都预期在今年年底一直到明年,中国央行还会推出降息措施。本次中国央行宣布的降息措施只是一个新的降息周期的开始。

一直以来,货币政策并不是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困境的主要措施。中国政府更为倚重大规模的财政支出,例如此次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建设方案,用于在未来两年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有助于刺激支出,带动经济增长,因此货币政策也将成为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降息旨在活跃信贷刺激经济

最近发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消费价格陡降,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会快速采取降息措施。IMF总裁以及一些著名商业银行近来表示,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将大跌至5%,而中国政府设立的目标是8%。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1.9%。多位中国政府的官员则警告,经济增长增速迅速回落,会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11月份的多项经济数据都不容乐观。中国的工厂产值仅仅增长5.4%,这是在所有无公共假日的单月中有史以来增长率最低的一个月,同时外贸出口增速也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下跌。显示通货膨胀情况的消费价格指数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还处于12年来的最高位,但在11月份却突然降到了2.4%。中国经济下行的速度超过了市场的预期,这是中国央行迅速采取连续降息措施的根本原因。但降息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降息措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当需求萎缩的时候,尽管货币政策很宽松,投资成本很低,但许多企业并不愿意进行投资。”

降息有利中小企业

下调贷款利率,对于企业来说,在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的同时,也刺激了企业到银行贷款,进行投资,使得部分原本利率高时因成本核算过高而搁置的项目现在也可以开始启动。

存款准备金率对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下调1%,而对小型金融机构下调2%则充分体现了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现在解决就业问题贡献最大的就是这些中小企业,但现在众多中小企业因为危机而倒闭,这些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主要渠道渠道就是小型金融机构,所以对小型金融机构下调比例相对大,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小型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压力,而另一方面信贷额度的放宽自然会增加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从而很好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下调,实际上也就是增加各个商业银行信贷的额度,刺激商业银行放贷。在金融领域,人民银行对银行业机构发放的贷款,即人民银行贷款称为再贷款;而将人民银行对银行业机构商业票据进行的贴现称作再贴现。金融机构获得这部分资金的成本降低,也就相当于可放贷的额度放宽。

本次降息将成为年内最后一次降息

本月十六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考虑CPI下降速度而定,直到明年中都有降息的可能。而已经公布的十一月CPI数据显示,CPI同比增幅仅为百分之二点四,而今天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出现环比与同比负增长,亦加重了市场对通缩的担忧。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降息将成为中国年内最后一次降息,而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明年降息幅度将达到或超过一百个基点。

在中国央行宣布第五次降息之前,美联储已将美国利率至少下调七十五个基点,降至历史最低点。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