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智慧、擅长拿来与融合的中华民族没想到二十一世纪初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借鉴”和“拿来”在国际法则里等于“偷窃”,想进入到“国际”这个圈子里与他人竞争,就不仅要尊重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一切智慧产品,“非己所有,丝毫不取”。
幸亏,正在大步迈向国际舞台的长沙这个学习过程并不长。2010年8月长沙被授予全国唯一一个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城市。2011年,长沙市专利申请累计13122件,首次跨入专利申请过万件城市方阵,多项体现专利质量的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国外专利申请(PCT)达到365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
今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来长举行授牌仪式——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长沙市以综合排名第四的成绩成为全国首批23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一;同时长沙市还将对知识产权“三百工程”中的示范企业、领军人物和优秀转化项目进行表彰。
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矛”和维护创新成果的“盾”。
去年,长沙专利申请企业前三名由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垄断,
呈爆发式增长 全市2000多家企业有专利
2008年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做了一次针对全市知识产权状况的“大摸底”,实际情况出人意料:全市被调查的1633家规模企业中,84.6%的企业没专利,75.6%的企业没商标;所有驻长沙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三分之一没有知识产权,三分之一专利是个位数,所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知识产权加起来不及浙江大学一家的三分之一。
“造成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创新能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民安调研后发现,在“零专利”企业中,不少并不缺少创新,只是缺乏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此,长沙市召开全市近100家“零专利”规模以上企业、未获重新认定的原高新技术企业与专利代理机构的对接会,对“零专利”企业的首个专利申请,按照《长沙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最高标准予以特殊补助。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大为增强,水平快速提升,“扫零工程”使500多家中小企业实现了专利“零”的突破。
针对产业结构的现实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2008年长沙下发了《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培育管理办法》,对那些具有发明专利符合条件的企业,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经过4年的努力,长沙现已培育出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在内的企业37家知识产权水平较高的企业,到去年为止,全市有专利的企业已达2000多家。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当属中联重科,凭借去年23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该企业遥居长沙榜首,进入全国前五。
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申请国内专利69285件,获得国内专利授权37696件;2011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达到13122件,跨入万件方阵,同比增长44.7%;其中发明专利516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荣登全国十强榜;PCT专利申请居全国城市第二,省会城市第一。
建专利数据库 节约研发经费引导企业“避雷”
“专利技术过了保护期后可以为大众无偿使用,建立这个数据库,让企业有据可查,可以为相关企业节约大笔研发费用。”彭民安介绍说,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离不开对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专利信息海量而且专业性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运用起来门槛太高。长沙市建立了包括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5个主导产业的专利数据库。该库拥有全球88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的6200多万条专利信息(包括2540万条失效专利),具备专利检索、预警分析等功能,免费向全市企业开放,搭建全市自主创新专业平台,也开启了专利信息分析与预警直接为产业服务的先河。
“根据长沙产业发展需要,市知识产权局每年设立专项经费开展至少一个重点领域的专利预警分析,并对自行开展出口产品专利预警分析的企业实行专项补助。”彭民安介绍,截至目前,先后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冶长天等企业从中受益。
拼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成企业的“矛”和“盾”
随着政府对知识产权重视的引导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经验获得,对长沙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不再是企业的“软肋”和“硬伤”,而是成为了企业抢占市场的“矛”和维护创新成果的“盾”。“我们每一年任何产品都会申请专利,我们这个行业是全球竞争行业,知识产权是经常被运用的一个竞争手段。”湖南国科广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军表示,特别是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大家拼的都是智力,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至关重要。
企业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沙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PCT申请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活动分量的砝码,长沙市把支持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开展专利国际布局作为激励创造的重中之重。”彭民安说,近年来,长沙市专利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并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PCT专利申请,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企业PCT的资助政策,鼓励外向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3年来,长沙共对企业PCT申请资助450万元。
除了资金支持,长沙市还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园区知识产权先导工程,夯实企业技术创新基础。
变现智力资本 以专利换资金助力科技企业
没有固定资产、现金流,仅抵押合同、知识产权甚至信用就能方便快捷地贷到款,这样的政策给许多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第一桶金的资金。长沙作为全国惟一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城市,做出了有益的尝试。2010年,长沙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的意见》,鼓励、支持商业银行开展专利质押业务;先后与长沙银行、浦发银行、东莞银行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合作机制,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18亿元;通过举办知识产权与资本对接会等,直接搭建知识产权与资本无缝对接平台,促成知识产权项目融资19.02亿元。
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长沙市首家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的企业,董事长明果英就以“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做抵押,拿到了300万元的贷款。
为了服务企业,将多余专利“变现”成为发展资金,长沙市知识产权局下设的国家专利技术长沙展示交易中心还启动了全球首个知识产权网上动态竞价交易平台,举办了专利技术网上拍卖会,促成299个知识产权项目参与竞拍,12件专利竞拍成功。
日前长沙正式启动“三百工程”,目标是三年培育10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推动100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和培育100名知识产权创造领军人物。未来的长沙一定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以自己的科技含量成为国际舞台上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城市。
相关链接:
长沙专利排行榜
2011年,长沙PCT申请达385件,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深圳。
企业前三名由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垄断,中联重科以234件的申请量高居榜首,三一集团以89件位列第二,山河智能以6件的申请量列第三。
年度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榜单上,工矿企业类前五位分别是三一重工、中冶长天、湖南中烟、楚天科技、中联重科;驻长高校类前五位分别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年度全市个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行榜上,前三位是邱则有、李新桥、朱先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