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人才特区计划,培育科技创新项目,区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构建创新平台创新载体是济宁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人才特区计划,培育科技创新项目,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盛夏时节,走进济宁科技新城核心区,可以感受到这里的科技创新氛围愈渐浓厚。短短一年多时间,在此布局建设的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推全球研发中心、云计算中心、科技中心“一体四馆”、光电加速器、软件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平台、创新载体项目已初现雏形,正成为济宁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创新平台创新载体是济宁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作为进入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域初选名单的单位之一,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人才特区计划,培育科技创新项目,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科技服务载体密集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以加快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线,围绕提升园区科学发展水平和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加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科技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济宁高新区在相继建成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七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20余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技术联盟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80万平方米的产学研基地,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启迪科技园、山东省科学院激光传感技术中心、山东省LED工程研发中心及信息学院、药学院、云计算中心、软件园、光电产业加速器等18个研发平台和加速器、孵化器,同济工程机械、浙大电动液压、美国代顿大学先进汽车材料、古巴国家生物制剂等近10家国字号、国际化的研发团队成功入驻。“十一五”期间,济宁高新区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近400项,其中完成863计划项目25项;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58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50余项。
济宁高新区先后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济宁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完善智力支撑体系,为科技工作提供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服务,引导企业及科研单位、高校进行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济宁高新区以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为运作主体,进一步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成立孵化器处、产业加速器处、软件服务公司等服务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科技服务。目前,济宁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3家;科技中介机构136个,近100家省、市级的研发、检测、信息、中试等科技服务平台,是济宁乃至鲁南地区科技服务载体最完善、最密集的地区。
形成五大支撑体系
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济宁高新区形成了科技项目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政策服务、科技人才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五大支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宁高新区在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率先提出并成功实践“三级孵化”理论,探索实施“创业导师+投资担保”的新型增值服务模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目前,园区各专业孵化器拥有在孵企业880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291家,其中167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此外,济宁高新区规划建设了80万平方米的产学研基地、15.6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创意大厦,并将进一步打造区域性创新研发和科技孵化中心。
济宁高新区投入6000万元引导资金,引导企业投入近7亿元的研发经费,建立了工程机械、汽车、光电信息、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七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园区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资合作、技术联盟等形式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目前,济宁高新区已建立起包括产业、创新和人才三个方面的系统化、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园区出台了《关于推进济宁高新区二次创业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投资创新发展的暂行规定》、《济宁高新区关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济宁高新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鼓励企业投资、支持企业发展、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人才支持、服务环境等6个方面引导企业加快发展。
济宁高新区还聚集了40多家金融担保机构,设立了由政府引导基金和国内外7家投资公司参股的科技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此基础上,济宁高新区把争创“新三板”试点园区作为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打造科技服务高地
“十二五”期间,济宁高新区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系统集成,着力构建开放型区域性创新体系,力争培育50家服务专业、运行规范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带动周围科技服务机构向园区集聚;在原有七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基础上建设20个科技创新服务公共平台;以4个博士后工作站为中心培育15个科技创新团队、30名科技服务领军人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推动30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在园区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交额30亿元,服务业产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济宁高新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促进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同时,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基地和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一是提高民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鼓励创办和引进法律、产权交易、科技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引导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兴办各类科技中介组织。二是推进孵化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设,大力组建各种专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生物技术、光电信息等七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LED检验检测中心,建成面向社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平台——高新区信息检索中心,建成成果转化和交易平台——科技中心。
积极推进平台建设。济宁高新区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扩大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着重抓好企业成长催化体系建设。探索与有实力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的新模式,在完善原有七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启动软件加速器等5个以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为主的行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以提供检测、试验条件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建设,共建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工程技术中心和国际合作平台。
凸显人才支撑作用。济宁高新区将立足园区人力资源配置,高标准编制5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五大主导产业人力资源规划,打造人才特区,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出台资金资助、费用减免、住房保障、人才培养等10项特殊支持政策,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高端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启动实施“551人才引进计划”,力争早日建成“人才智力高度密集、科技金融高效融合、主导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特区,成为优秀人才的汇聚港、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