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28日,在长沙建机院全体员工的祝福声中,詹纯新副院长带领7名科技人员靠50万元借款成立的“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现在的中联重科”)挂牌成立,踏上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之旅。20年来,中联重科顺 应“改革开放”的大势,走“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之路,实施“裂变”、“聚变”、“国际化”的战略,形成了“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中联重科通过转制、上市、并购等实现了企业的做大做强;80米世界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5200吨米世界最大水平臂塔机、3200吨中国最大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收购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让国际标准组织的起重机秘书处落户中国,中联重科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建设工程提供了大量优质、可靠、适用的施工装备,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被温家宝总理赞为“国际知名科技企业”。
20年的创新谋变,那些运筹帷幄的故事,足以整理成经典的MBA案例教程!
20年的科技攀登,那些创造纪录的设计,足以编辑成励志科学的发明教材!
20年的艰苦奋斗,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已经谱写出现实版的“青春之歌”!
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800亿的年销售收入,30000多人的精英团队奋战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几十项记录,几百个标准,几千件专利,几万台大型施工装备在全球的建设工地发挥威力……,中联重科正在用实践书写着“科技成就中联,思想构筑未来”的精彩传奇。
【诞生 应建设新中国之需 】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新中国终于迎来一个和平发展时期。中国的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1953~1957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包括: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离不开施工装备。而设计开发是施工装备产业发展的基础。
1956年,建筑工程部机械施工总局机械设计室在北京应运而生。同年该室与金属结构总局设计室合并。1960年改名为建筑工程部建筑机械金属结构研究设计所。1963年研究所的机械部分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成立第一机械工业部建筑机械研究所。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发生边界武装冲突。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内地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速度加快。建机所于同年迁至湖南常德。这对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因为这是将工程建设机械的火种播撒到了潇湘大地。随后,浦沅工程机械厂也从上海落户常德,为湖湘工程机械产业添加了干柴。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建机所划归国家建委管理,并从常德迁到省会长沙,改名为“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这为建机所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1993年,建机所升为建机院。
从1956年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建机院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取得了突出成绩,包括:为人民大会堂提供的钢结构设计,为刘家峡和富春江水电站设计的10t、20t缆索起重机,为中央电视台设计的国内第一座电视塔,为中南海工程设计的320t静压压桩机,为北京地铁设计的40t振动沉拔桩机;参加的年产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的研制,获得了李鹏总理颁发的表彰证书。
长沙建机院不仅直接为中国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装备和技术,作为行业的技术归口科研单位,建机院还归口管理全国的起重机械、路面与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环卫机械、部分铲土运输机械的产品设计、标准制定和产品鉴定、许可证发放等。可以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部分产品和企业都存有建机院的DNA。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