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第九届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发布了2012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单。论坛组委会秘书长杨中川表示:中小城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十二五期间将肩负更加艰巨的任务。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城市作为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风向标,责任更加重大。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为加强对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在全国遴选、设立了22个调研基地城市。这些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科学发展百强城市,它们分别来自于中东西部和东北地区。基地城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创新、探索,或可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可借鉴成功案例。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县域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人。近年来,长沙县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按照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的“三个共同”发展理念,着力在统筹城乡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三化”协调发展、“两型”融合推进的科学发展路子。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改革开放典型地区”。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0亿元,连续8年保持17%左右的增速。
一、着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坚持工业项目全部进园区,努力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改革园区管理体制,以长沙经开区为龙头,将县域内8个专业园区逐步交由经开区托管,促进资源整合。全县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9家,上市企业达到19家。2011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57亿元,增长30.2%。加快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全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工程机械即将成为全县首个千亿产业集群。随着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住友轮胎、福田汽车、陕汽环通、蓝思科技等工业项目在明、后两年全部建成,将释放1500亿—2000亿工业产能,同时将在工程机械产值过千亿的基础上,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大新的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加快推进中烟物流园、联通数字阅读基地、恒广欢乐世界、三一春华新城等重大服务项目建设,以快乐购、青海卫视运营中心、太平洋人寿保险总部运营中心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影视、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态迅速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5家,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0多家,201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8亿元,占全县GDP总额的44%,经济增长正逐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变。
二、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三化协同发展。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来抓,按照南工北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普惠民生的思路,大力推进“六个集中”(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区域分类指导,将县城及南部城郊乡镇定位为工业和城市服务型区域,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将北部乡镇定位为农业生态型区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成为长沙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积极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启动了100个现代农庄建设,带动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近30万亩,共吸引各类社会资本30亿元投入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县农业规模企业发展到148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0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通过与中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其中高桥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吸引了14家科研院所进入,为长沙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在规划、国土、财政、户籍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打造了榔梨、金井、开慧等重点示范城镇。其中开慧镇“板仓小镇”依托开慧烈士家乡板仓的生态、人文资源,通过多元项目开发建设平台,推进“农民进城(镇)”和“市民下乡”,探索了一条不依赖城市扩张而发展、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三、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城市有机增长。针对经开区南北功能分区僵化、发展活力不足的现状,通过将城市功能、政府公共服务植入工业园区,推进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发展后劲。在园区规划中,树立“反规划”和“不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山水,合理制定生态控制区,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地貌和风土人情;在园区建设中,坚持向国际水平看齐,加强城市风貌设计和色彩规划,路牌标识全部印上中、英、韩三种文字,并积极引进学校、医院、银行、商场等配套设施,努力形成多样的城市肌理和活力节点;在园区管理中,按照物业化、网格化、数字化的要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有效实现了城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另外,着力打造四大新板块:一是松雅湖板块,项目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6300多亩,将通过加强与国际顶尖品牌战略合作,打造一个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核心聚集区;二是空港城板块,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依托黄花机场扩建,按照“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生态城”定位,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三是武广新城板块,依托武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现代市场群,发展高铁经济、会展经济和商贸物流;四是星沙产业基地板块,按照“三个1/3”(即1/3的地方发展工业、1/3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3的地方建设基础设施和商贸住宅),一次性建成产城融合体。
四、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目前全县300多家重点企业(总用地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产生90%以上的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形成了“用1%的土地支撑经济发展”的局面,而另外99%的土地主要用来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规定全县除公益设施建设外的所有土地出让,每亩新增3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对自然条件较差、生产资源匮乏的贫困村、深山村实施整体移民,建立无人生态区。深入开展乡村整洁行动,在乡镇一级全部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探索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减量、村主导消化、镇监管支持、县以奖代投”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强力推动养殖污染整治,采用“室外零排放、沼气池加四池净化、种养平衡”等技术减少禽畜养殖污染,同时在全县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近两年共扶助退出生猪养殖1万余户,实现了禁养区退出养殖和限养区控制养殖规模的目标。新建22座污水处理厂,全县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1万吨,实现县城及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大浏阳河、捞刀河等主要河流水域治理,采用“突击打捞、划断包干、常年维护、县级补助”的办法,对泛滥成灾的水葫芦、病死畜禽、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恢复了县域河流清澈水质和秀美风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了“千里乡村公路、百条河港堤岸、万户农家庭院”绿色愿景工程,从2011年起,县财政将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补助植树造林。
五、着力推进民生普惠,实现两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坚持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促进社会民生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高标准实施了星沙文体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电视平移等文化工程,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级文体活动室全覆盖,数字电影院、多功能演艺厅等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同时,积极邀请专家团队对列入城市发展用地范围的区域进行社会文化调查,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加大教育强县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城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了农民免费门诊试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加大社会保障,实现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65万农村居民全部导入医保系统;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立足于让困难群众得实惠,每年向全县贫困家庭发放1000多万元的“过年红包”,并实施了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幸福计划,对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在生活、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更多照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廉租房、棚改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限价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县无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