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柳州人说起自己的家乡,总是会提起那清如处子的柳江河。河中的音乐喷泉、两岸的百里画廊、绚丽的霓虹灯光……可是他们不知道,柳江不仅美在靓丽如花,也美在便捷通达。
没有条件,便要改变和创造条件,这一直是柳州人性格的体现。为全力改善提升水运条件,我市结合水利枢纽(水库)建设,抓紧开展疏浚和整治航道,改建和扩建船闸,配套完善国家一类口岸通关能力,提升港口运输能力,力争把柳州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重要航运物流中心。
“硬件差”制约发展
其实,柳州很早就有“桂中商埠”的美誉,在公路铁路不发达的年代,柳江的水运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柳州运送的货物可直达广州出口。但经过战争的破坏、时代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发展,柳州的水运优势逐渐被公路与铁路取代。
我市地处西江黄金水道北线通道中部,辖区六县全部在黄金水道北线通道上。该通道全长730公里,上连贵州、下达粤港澳,有红花、大埔、古顶、浮石、麻古五个船闸,但船闸等级低成为柳江航道的瓶颈。目前柳州港拥有泊位14个,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最大起重能力60吨,年吞吐能力193万吨,主要码头有鹧鸪江码头、台泥专用码头、双龙码头、白沙码头、惠丰码头和河东码头。可这些码头大部分都较为简易,有些码头如双龙码头和惠丰码头甚至无装卸机械和堆场,仅仅靠人力来装卸货物;其他几个码头泊位少,年通过能力不高,远远不能满足柳州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的货运需求。
多举措提速迈步
柳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地方性内河主要港口,为以腹地商品出口为主兼顾货物中转、旅游服务的内河综合性港口。大力发展柳州水运条件,打造柳州西江经济带龙头地位势在必行。
“十二五”期我市计划投资60亿元,共建设57个2000吨级泊位。其中柳州港阳和码头一期工程5个泊位和鹧鸪江码头1-4号泊位正在开工建设;阳和码头二期6个泊位、鹧鸪江码头6-9号泊位、官塘码头13个泊位、江口码头18个泊位和导江码头7个泊位等5个项目48个泊位正在计划建设研究中。
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周庆若说,目前阳和码头作业区已完成资金总投资额的83%,码头水工工程已完成总量的79%,陆域工程完成67%,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底完成。另外,鹧鸪江作业区1-4号泊位累计完成总投资的50%,6-9号泊位计划今年内开工。官塘作业区、江口作业区和导江作业区皆以全面启动前期工作。
与此同时,航道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09年6月我市对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101.2公里航段进行了整治,现已达到IV航道标准,可常年通行500吨级船舶。枯水期内货物不需要用汽车运往90公里外的来宾市武宣码头。此外,结合大藤峡枢纽建设,该航段将进行2000吨级航道的整治,同时建设红花枢纽2000吨级二线船闸。
困境中稳步前行虽然我市的水运条件受到一定的制约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市的水运能力仍在逐渐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35万吨,并逐年增长,与“十五”同期相比增长199%;营运货船至2010年共拥有389艘,25.4万载重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45%。船多了,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自然得大跨步向前迈进。2006年至2010年,我市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长分别为29%和60%,26%和36%,52%和46%,3%和29%,22%和14%。2010年我市货运量达479.3万吨,货运周转量258500万吨公里。
市铁航办主任孙小青说,柳州工业总值占我区四分之一,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港口将发挥重要作用。鹧鸪江作业区1-4号泊位改扩建后将形成24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阳和码头一期工程完工后将形成12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加上计划建设的官塘、江口、导江三个作业区和2000吨级航道整治,届时预计柳州水运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