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 科技化 全球化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詹纯新
(2010年5月23日)
尊敬的王忠禹会长,尊敬的周强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家盛会,很荣幸在会上发言。今天的会议主题非常好,“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突显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地位。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在一个著名的工程机械国际博览会上,中国参展企业的展台成为整个会场的热点和亮点,除了正常参观洽谈的人外,还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各大跨国巨头派来的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他们的任务就是专门到中国展台“找茬”,一旦发现中国产品侵权,就会当场递交法律文书,甚至会扣押产品。当然,他们很少得逞。而中国技术人员去看他们的产品时,他们会显得非常紧张。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走出了原来的模仿别人的阶段,说明了跨国公司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威胁和压力,说明了自主创新之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而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主创新的路径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拿中联重科来说,它是一个由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创办的科技创业型企业,主要从事基础建设施工所需工程机械装备的研发制造,走过的是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企业全球化”的道路,从白手起家,现在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17位。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条路时,其所承载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把研究院深厚的技术底蕴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做大了一个企业,更重要的是把一个国家级研究院带入了市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得以继续发挥,并且在全球化竞争中引导行业维护着国家尊严和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三点体会:
第一,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产业化。科研成果需要有效转化,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这也正是许多应用型科研院所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中联重科的前身,也是一个研究院——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和标准的制订者。曾为人民大会堂、青藏铁路、中国第一条地铁、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关键性装备和技术支持,有着令人尊敬的历史。然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科研经费削减,吃惯“皇粮”的研究院被推向市场,只能依靠卖图纸维持生存,无力进行前沿的技术开发;行业失去研究院的支撑,技术低水平运行,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科技报国的使命感,1992年9月,我们没要国家一分钱,8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中联重科,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正因为我们充分利用研究院和中联重科这二个平台,把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最后把研究院变成了一个科技型企业,彻底改变了科研与产业的割裂,形成科技促进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促成了企业的壮大,科研后劲的增强,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18年前的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的中联重科每天收入1亿多元;18年前的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每年上缴税金10多亿元;18年前的研究院制订的是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已代表国家制订国际标准;18年前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产值160亿,而现在的产业规模已超过3100亿元。
因此,从我们自身的发展实践来看,建立一个顺畅的科研成果转化通道,使科研开发与实际应用对接,自主创新才会显现出应有的价值。
第二,产业进步的关键在于科技化。一个产业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产业进步不是一个企业的一枝独秀,而是企业群体的创新和共享。科技成果不转化,则实现不了价值;转化以后不推广,则不能带动全行业的竞相发展和螺旋上升。这也正好印证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这其中,必定需要融入科技人员的使命、大企业的责任、全行业共同的积累。
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来看,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使中国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和主要市场之一。这得益于全行业共同创新和知识的共享。以中联重科第一个产品混凝土输送泵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95%的市场份额。中联重科通过自主创新,逐步形成更适应国情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行业内得到推广。经过多年的努力,混凝土输送泵这一产品中国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从不足5%提升到95%以上,产销量已稳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2009年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8家,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日本。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大家可以看到,在长沙这个工业基础原本不雄厚的城市,已涌现出三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周边配套企业日渐成熟,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第三,科技进步需要全球视野。科技进步无国界,中国企业争中国第一早已毫无意义。目前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问题是,一方面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产品做不出,其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匹配,解决办法应该是在市场全球化的同时,实现科技进步的全球化。否则只能在国内低端市场恶性竞争,不但会丧失超越国际领先者的机会,甚至会引发整个产业的衰败。
那么,技术进步如何实现全球化?我想,在当今追求速度的时代,应当以全球化视野,借助资本等全球资源,整合技术为我所用。我们在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看中的正是可以与之深度整合,继而产生协同效应,尤其是技术的协同。现在,在中联重科长沙基地,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与CIFA的“厂中厂”模式,不同肤色的员工在同一个工作平台有序合作,关键零部件实现了中意合作研发、中国制造、海外装配和销售,这就是我们全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我们这种海外整合资源的模式成熟以后,就可以复制到其他产品业务单元,使国内的单元与国外单元有机聚合,形成多个跨国事业部,这样一来,整个企业也就真正实现了全球化,这也正是中联重科正在进行的全球化聚变战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十多年来,“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而生”的信念,使我们对科技报国的使命如信仰般虔诚,使中联重科走出了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和企业全球化的路,这也正是中国科技人员投身实业的一个缩影,也正是科技型企业的独特价值所在。我们也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将产生一批世界级企业,形成一批代表国家利益、具备全球行业掌控能力的“国家公司”,从而掀开中国企业全球崛起的历史长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