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是能源产业今后五年乃至十年发展的目标。
2020年我国能源产业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能源产业布局、能源体制机制、能源外交将呈现怎样的全新格局?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副司长范必。
优质清洁地使用能源
记者: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范必:现在,OECD国家基本上进入了油气时代。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量达68.8%,石油天然气为23.1%,总体上看我们还处在煤炭时代。
预计到2020年,化石能源仍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50%以上;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所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上涨很快。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北美页岩气大规模开发,使国际天然气价格下降,有利于满足中国的增长需求;二是中国页岩气有可能在这些年得到大量开发。
记者:除化石能源外,预计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将有什么新的变化?
范必:目前,全国常规水电装机2.12亿千瓦。到2020年,国家规划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8亿千瓦。
我国风电装机已居世界第一位,去年底达4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迅猛,去年达到214万千瓦。从现在起到202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仍将增长较快,规划分别装机达到2亿千瓦和5000万千瓦,将成为重要的补充能源。
除水能外,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能稳定供电的特性,经济性还不够理想,推广普及的难度较大。到2020年期间,国家仍会加强政策扶持,扩大应用规模,使它们逐步降低成本,越来越多地替代化石能源。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是解决未来能源供应的战略选择。到2020年运行装机预计在6000万千瓦左右。
能源供需逆向分布格局趋缓
记者:我国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供需逆向分布矛盾突出,2020年逆向分布的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范必:从未来发展看,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载能工业也面临着调整。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重化工业比重下降。高载能工业转移的重要方向就是西部的能源富集地区。
这几年能源的消费地与资源地接近的趋势值得关注,其意义在于,一是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西部地区电价比东部地区要低很多。二是减少了远距离送能的风险。三是为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的增速会相对较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会增长较快,逆向分布格局会有所减弱。
记者:如果逆向分布格局有所变化,是否还有必要大规模建设远距离能源运输通道?
范必:我国能源运输通道建设总体上还比较滞后,大规模建设仍有必要。为了适应能源优质化发展的需要,应当加快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网建设,提高境内输配能力,保障油气进口多元化和通道安全。
煤炭运输要在长期依靠“西煤东运”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北煤南运”通道,优化煤炭运力配置。电力输送应着眼于现代电网体系建设,包括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以及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等。同时,应当推广分布式能源,配套发展便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智能电网和微电网。
沿着市场化方向改革
记者:能源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应是怎样的?
范必:能源作为商品,可以由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无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体制转轨国家,大都对能源领域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对煤、电、油、运管得过多过死,导致能源供应长期短缺,利用效率低下。1993年国家放开部分行业和地区煤炭价格,提高了市场调节比重,激励了煤炭产量增长。2002年,在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分开,引入竞争机制,之后每年发电装机以1亿千瓦的速度增加。
这些实践表明,能源的市场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供给增加、效率提高。未来应当坚持能源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做到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由契约规范交易活动。
记者:未来,能源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领域?
范必:能源体制改革关键要划分竞争性业务和非竞争性业务。能源领域中的一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但并不等于这个行业中的所有业务都应当一体化经营,通过竞争提高效率的规律在这些行业同样适用。
改革应当将这些行业中的竞争性业务与非竞争性业务分开。竞争性领域完全放给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和多元投资主体,扩大对外开放,由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对于非竞争性业务要实行公平接入、提高普遍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对其经营业务、效率、成本和收入情况的监管。改革的另一重点应当是改进政府管理,对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
记者:到2020年,中国能源的对外开放度是扩大还是降低?能源对外开放是否安全?
范必: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同样离不开有效的国际合作。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变化之中,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争取到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为我们利用国外能源创造了条件。
在能源合作上,我们应当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准确把握合作机遇,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记者:如何理解新能源安全观?
范必:我们应当加强同能源输出国、过境国的双边能源外交,提高政治互信和保障程度。同时要着眼长远,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能源市场治理。
现在,国际社会普遍接受G20成为今后开展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未来能源峰会上提出,在G20框架下建立全球能源市场治理机制。这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后,中国领导人提出的首个事关全球治理的倡议,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良好反响。
记者:未来中国企业大量“走出去”是否有可能?
范必:前些年,我国企业在境外从事资源开发取得很大成绩,同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力,所获得的资源条件相对较差,成本也比较高。金融危机促进了全球资源格局重组,使我们有机会挤入原本被西方国家垄断集团把握的卖方阵营,获得优质资源,并在下一个经济周期赢得主动权。
譬如,欧债危机仍在深化,不少重债国虽然本地油气资源有限,但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国有石油公司在南美、北非和中亚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储备和产量,还具备较为先进的深海勘探开采技术和下游深加工能力。在危机背景下,原先不可能卖的,现在可能会卖;原先只肯卖高价的,现在可以打折。作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应当在这个时候有所作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