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成本吸引全世界的加工,也就是在这一沓一沓的订单中,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现在,30年过去了,中国制造业的情境折射出全球制造业的重构——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他们或者打造全产业链或者将部分加工环节回流本国。
德国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亚历山大·席尔施称,德国不存在“再工业化”,因为一向重视发展制造业。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15年,德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23%左右。2011年,德国出口在欧债危机浓雾紧锁的背景下,依然实现8.2%的强劲增长,并历史性首次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2011年德国有27万家制造企业,雇工64万人,90%以上为雇员不足千人的中小企业。英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现实是,英国制造业被冷落20多年,在变卖汽车厂、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等百年老字号之后,英国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份额已下降到2010年的10.03%。鉴于近邻德国强大的制造业水平,英国商业、创新与技术部商业与企业国务大臣普锐斯克表示:“我们的策略是,高价值设计和创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筑及房地产业火热,大量投资从工业抽离,西班牙制造业逐渐萎缩。2010年,金融危机后高达20%的失业率,迫使西班牙制订了“再工业化”援助计划。当年,西班牙工业部通过工业政策整体计划书,计划预计至2015年共投入约828亿欧元,将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2%提高至18%。
今年8月日本制造业景气指数自上月下降2点至-4,其中钢铁、化工和汽车行业的情绪较上月继续恶化。继2009年,日本政府推出的“新增长战略”之后,今年7月,野田内阁又提出“日本再生战略”。战略中重点关注国内需求,把与提高生活水平、活跃全国和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以及作为这些领域承担者的中小企业,作为“日本再生的4个项目”来重点、集中实施。
三年前,一家生产烫发器的小型美国制造业公司决定将在中国的工厂迁回美国得克萨斯州,虽然低调再低调,这样的举动仍然引起行业内的轩然大波,行业外的一片哗然。不过三年后的今天,即便是阿迪达斯、佳顿、卡特彼勒,福特汽车以及星巴克这些行业巨头的陆续回归,“坦然接受”的态度开始成为主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