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14日在IMF世行年会上就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发表演说。易纲表示维持稳定货币市场是重中之重,而控制通胀、保持增长、创造就业和贸易平衡是中国面临的四大政策目标,央行将通过一揽子宏观政策加以应对。
易纲表示,中国经济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而同时,中国经济正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一直处于改革期,尤其需要银行业改革、汇率改革、利率改革等;中国经济已经从封闭型经济体,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经济体。
在演说中,易纲提出了中国经济当下的多个焦点问题。易纲反复强调,控制通货膨胀是央行的头等大事。在过去10年中,央行时刻提醒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大众注意到通胀的隐患,并告诫他们,只有高质量和适度的优化的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易纲指出,央行控制通胀的主要措施就是“三样武器”,即公开市场操作、汇率改革、利率改革。针对海外批评中国央行操纵利率,易纲反驳说,当时中国主要商业银行资产状况不佳,不适宜放开利率。而经历了15年的改革,国有银行从治理结构、内部调控、处理坏账以及透明度等都做了一系列改革。易纲认为,目前世界资产市值最高的10大银行,有超过3家都是中国的银行,即为改革成效的体现。
当谈到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易纲表示,央行行长周小川从2002年开始就考虑汇改了。但在汇改之前,需完成银行业改革、放松外汇限制等首要前提。
易纲总结中国经验称,稳定是第一要务,但面对外部危机,短期内必须迅速紧迫地提高流动性,同时也要考虑负面影响;并在短期内要有相对激励,长期要有稳定机制,货币政策要与政策目标相匹配。控制通胀、保持增长、创造就业和贸易平衡是央行的4大目标。他表示,4个目标有轻重缓急,但只有4个目标都得以实现,中国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回答提问时,易纲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应由市场机制驱动,央行没有相关时间表。
易纲说,中国央行所能做的是消除限制利用人民币的一些障碍,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可兑换货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让中方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行选择。
对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易纲表示,央行将继续推行外汇储备多元化,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投资于主要市场。他同时指出,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足够,今后变动将取决于未来经济发展情况和市场条件。
据悉,易纲所参与的这一IMF年会的例行活动为“佩尔?雅各布森讲座”,此前曾邀请过美联储(FRB)前主席格林斯潘等全球著名金融当局人士进行演讲,但中国高层经济人士尚属首次。
易纲在演讲会上作为唯一的嘉宾,发表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来自世界各国的约300名金融当局人士到会出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