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率先描绘现代产业路线图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2-11-06 10:04   来源:和讯网

后天,党的十八大将在北京隆重召开。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七大以来,广东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改革创新成就辉煌。本报在前期报道的基础上,今起再推“广东答卷”系列报道,通过请党代表热

后天,党的十八大将在北京隆重召开。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七大以来,广东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改革创新成就辉煌。本报在前期报道的基础上,今起再推“广东答卷”系列报道,通过请党代表热议成就与体会、记者深入采访解剖样本,系统梳理广东的探索与经验,从转型升级、党的建设、改革领潮、排头兵责任、区域协调发展、幸福广东建设等方面盘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广东的科学发展实践。敬请垂注。

代表心声

为广东科学发展提供新引擎

昨日,十八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和十八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对广东转型升级的重大推动作用。

政府到位不缺位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2011年我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一半,初步形成了"双轮驱动"的局面,有力地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谈及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李春洪代表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回顾这5年的实践和探索经验,李春洪代表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重视规划政策引导。“政府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始终做到到位不缺位,认真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主要抓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培养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对此,徐建华代表表示,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之后,对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以自主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徐建华代表介绍,在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大学创新区,当地推动专业镇建设了13个技术创新平台,引导骨干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组建实验室。同时,培育出大朗毛织、厚街家具、虎门服装、中堂造纸等一大批专业镇区域品牌,初步实现“一镇一品”、“一镇一业”,推动专业镇发展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之路。

经过5年的努力,过去被视为只会制造加工的“世界车间”东莞,去年全市各类科技型企业数量就超过38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15家,拥有14个处于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

李春洪代表指出,广东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战略来抓,积极探索建立适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自主创新体系,率先在全国启动省部产学研合作。近几年来,广东培养各类人才近8.3万人,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盘点

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发展谋变

经过5年发展,广东产业结构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此外,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4.7%;优势传统产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4.6%……

产业结构向适度重型化高级化转变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30多年,依靠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广东赢得了发展速度,做大了经济总量。但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瓶颈,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也对广东下一步发展形成内在的桎梏。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曾指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分为存量和增量两部分工作。存量即是现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量部分则是新上马的项目和产业。

如何扩增量?各地通过重大项目招商、“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等重大举措,一批具有“驱动引擎”功能的重大项目带动现代产业增量发展突飞猛进。全省先进制造业基本形成“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集聚区规模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对工业的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速。

如何优存量?以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和品牌建设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五金家电、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等存量产业素质大幅提升,有效地优化了整体产业素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

区域协调打通产业发展绿色瓶颈

在引进重大项目的同时,广东各地陆续建成一批支撑现代产业体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平台,为现代产业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区域发展平台方面,广州南沙保税区、珠海横琴开发新区、深圳前海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国家级平台不断取得政策新突破,茂名滨海新区、佛山东平新城、汕头东部新城等省级发展平台也在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随着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产业的加快淘汰,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的大力发展,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是:“十一五”期间,我省以8.5%的能耗增速支撑了12.4%的GDP增速,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二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居全国第一低。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际二级标准。目前,珠三角已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绿色瓶颈已经打通。

样本

铁龙串南粤轨道装备制造撬动转型升级

随着全国铁路建设的逐步回暖,珠三角城轨建设也开始逐步提速。而这条穿行珠三角多地的“铁龙”也再一次加快了广东经济血脉的流动,因此而兴的轨道装备制造业进而成为广东产业升级的重要杠杆。

城轨建设一年提供10万就业岗位

据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下称“珠三角城轨公司”)公布,最快明年上半年接入白云机场(600004,股吧)新航站站楼的城轨工程就将开始动工。与此同时,更将有多达5条珠三角城轨线路开工。届时,广东省将有8条线路同时建设,投资额高达千亿元。这笔高达千亿元的巨额投资对于广东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十分可期,根据铁路投资有关测算数据,仅2011一年,城轨建设项目就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时至2013年,广东城际轨道网主骨架网就有望基本搭建完成,里程约为516公里,仅珠三角地区城际动车组保有量预计就将达到5500至6000辆,城轨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带动必将再度放大。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撬动“广东制造”升级

与此同时,城轨的快速延伸也极大拉动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各市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抓手。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江门)修造基地、广州南车(番禺)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等具备高新技术的装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崛起,令“广东城轨广东造”变为现实,并拉动了新一轮的装备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首期投资仅8亿元的广州南车番禺基地,初期年产值就将达到20亿元以上,届时将成为珠三角最大的城轨装备基地。目前,该基地已成功下线首列地铁列车。

而据相关资料,未来15至20年,将是我国铁路运输、城际快客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高峰期。仅“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产业将投入约4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十一五”期间开始爆发式增长,到2015年规划投资近1万亿元,巨额投入将使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受益。

专家点评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重大项目建设

改变广东产业格局

2008年金融危机后,广东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广东率先推动“腾笼换鸟”、“双转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启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令广东产业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广东以前在若干重大制造领域并没有代表性的企业,但通过2008年以来这一轮新发展,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项目和企业,对经济转型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增量的调整,来推动存量的调整,进而推动经济转型。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改变了广东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骨架。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