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东莞的重大项目计划出炉:重大建设项目124项,年度计划投资265.2亿元,总投资2069.3亿元。重大预备项目83项,总投资1809.6亿元。
18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主持召开市重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透露上述消息。
2013年重大项目筛选提高了投资额准入门槛。124个重大建设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为16.7亿元,比2012年(11.7亿元)提高42.74%。
“凡是列入2013年重大建设项目,必须明确开工时间,以杜绝靠项目圈地情况的发生。”袁宝成强调说。
提前超额完成计划,为近三年最好
会上,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通报了2012年市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年初,根据计划,全市安排重大建设项目108项,年度投资计划总额242亿元。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254.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05%,同比增长20.8%。
其中,虎门港盛源石化珠三角航空油品仓储等24个项目,市住建局、松山湖管委会等5个单位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到12月底,我市重大建设项目可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0%以上,为近三年最好。”梁国英信心满满。
另外,年初计划新开工44个项目,目前已有41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初计划14个项目完成投产,实际实现常虎高速虎门港支线(一期)等17个项目基本完成投产。
东莞市承担的省重点项目25个,预计年底可100%以上完成任务。市属省重点项目16个,预计年底可115%超额完成任务。
对于今年重大项目建设提交的答卷,袁宝成给予高度肯定。
袁宝成说,在今年GDP的增长中,重大项目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今年GDP将近5000亿元,也是值得纪念的转折点。
在审议2012年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建议名单时,袁宝成提出,对于保障今年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基础工作部门、主要职能工作部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原则上每个部门都要被纳入先进表彰之列。
明确开工时间,不让项目“晒太阳”
《东莞市2013年市重大项目计划建议名单(草案)》显示,拟列入市2013年重大项目共207项。
其中,重大建设项目124项(67项为2012年结转项目,6项为2012年重大预备项目转为2013年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206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5.2亿元。
根据方案,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各类经营性酒店、各类与房地产相关的经营性项目和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不列入省、市重大项目。
袁宝成特别强调,“凡是列入重大建设项目的,必须明确开工时间,杜绝有些企业靠项目来圈地。”
他要求,对于明年不能开工的项目,将不列入重大建设项目。对于那些“开工以后,铲几下土就不动了,放在那里晒太阳”的项目,要强化退出机制。
对于列入重大建设项目的产业项目,袁宝成还要求,“加大对项目技术含量的把关”。
另外,他要求,在土地指标分配中,还需要为明年多预留一些空间。同时要做好重大项目的宣传工作。
投资规模 平均投资总额16.7亿
分析重大项目计划建议名单草案,记者发现,项目平均投资总额明显提高。
从征集筛选门槛来看,投资额准入门槛有所提高。
其中,社会投资、财政投资最低投资额分别提高到6亿元及1亿元以上,提升比例分别达到200%和100%。
经统计,124个重大建设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为16.7亿元,比2012年(11.7亿元)提高42.7%。
83个重大预备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为21.8亿元,比2012年(9.72亿元)提高124.3%,提高幅度非常明显。
东莞市重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大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将对我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改变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的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现代产业项目占7成
对比项目覆盖各行业比重,记者发现,现代产业项目比例占总数7成,占据比重大幅增加。
2013年市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建议名单共124项。其中现代产业项目86项,占重大建设项目总数的70.0%,比2012年(48个)提高了79%。
总投资1390.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7.2%,比2012年(451亿元)提高了208%。年度计划投资154.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8.4%,比2012年(100亿元)高出54.9%。项目内容包括有汽车零配件、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化、手机制造、通信光缆生产、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制造、中医药研发、现代物流等项目。
东莞市重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部分项目无论是科技含量高、还是附加值都比较高,对我市产业升级转型、结构调整,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项目数量下降近3成
财政投资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则出现下降的特点。记者发现,拟纳入2013年市重大建设项目、由财政投资的项目集中在交通建设、环境治理、教育设施等项目类型,共33项,比2012年(45项)下降27%。
年度投资额为81.3亿元,比2012年(107亿元)下降24%。尤其是市财政投资下降尤为明显,仅为12.2亿元,即使计入市政府融资,也仅为35.0亿元,比2012年(63.4亿元)大幅下降44.8%。
“在经济发展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发展形势不甚明朗,财政收入不容乐观的前提下,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的财政投资、尤其是市财政投资额进一步下降,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改善社会民生、降低企业负担、维持社会稳定,塑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市重点办相关负责人在对草案编制进行说明时解释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