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超长臂架技术摘取“国家技术发明奖”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01-23 08:36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继2005年和2010年两次荣获“国家技术进步奖”之后,三一重工再摘大奖。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三一重工“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继2005年和2010年两次荣获“国家技术进步奖”之后,三一重工再摘大奖。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三一重工“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一届,被视为在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荣誉殿堂。混凝土机械技术专家表示,该奖项说明三一重工在超长臂架技术领域实现两方面的完美结合:第一,泵车臂架长度处于行业顶尖水平,第二,超长臂架的技术成熟度处于行业翘楚地位。

记者同时查询得知,三一重工此次所获奖项,是迄今为止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发明奖项的最高级别荣誉,而三一重工也是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三次获得国家至高奖项的企业。

技术原创性、发明性获高度认同

“我们此次获奖,与三一在超长臂架研究方面的众多原创技术不无关系。”三一重工总工程师易小刚说。

作为领奖代表,易小刚从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作为此次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他认为,本届技术发明奖更突出了对技术原创性、发明性的奖励。

行业俗语称,“臂长增一米,难于上青天。”易小刚的一个经典比喻是:“就像钓鱼,臂架如同钓竿,加长臂架绝不仅仅是长度的简单增加,臂架加长后,泵车负载随之增大,所有细微的增加都会影响到整个泵车的平稳性。”

全程参与此次获奖项目的申报工作的三一研发工程师李东说,其实,在三一每一项技术背后,都不乏创新点。拿超长臂架臂架技术来说,“比如设计方面,我们从传统的等应力设计进入了等寿命的设计领域;比如防倾翻,我们采用的是多级预紧防倾翻方法;比如轨迹规划,我们处理超长化带来的柔性形变的方法,等等。”

李东介绍,在超长臂架研究方面,三一主要有四大技术发明,它们分别是超长臂架设计方法及装置、主动抑振技术、基于重心轨迹跟踪的防倾翻控制技术以及超长臂架泵车多参数匹配节能技术。这些技术均为三一首创。这四项发明已获得24项授权发明专利(含美国专利2项、德国专利2项、俄罗斯专利1项)。其中,“用于抑制混凝土泵车臂架振动的方法及装置”与“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的节能控制方法”两项专利还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仅有的获奖专利。

技术成熟度遥遥领先

随着三一重工的引领,超长臂架泵车的研制正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

不过,混凝土机械专家普遍认为,尽管这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单纯或盲目追求臂架长度并不可取,如果一家企业能生产超长臂架泵车却无法施工或施工技术存在缺陷,反而暗藏隐患,只有当泵车臂架长度与技术成熟度实现完美结合,才能说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德、美为代表的少数制造强国,就展开了长臂架技术的研究,且一度垄断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而国产混凝土泵车臂架都在32米以下,中国企业苦不堪言。

三一重工是最早生产出37米以上臂架泵车的中国企业,长臂架泵车是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行业的起步产品之一。1999年,国产37米臂架在三一下线,宣告中国人终于可以自制泵车臂架。从2001年开始,三一开始对更长臂架技术苦心钻研,两年后,三一推出了当时亚洲最长臂架泵车——56米泵车。2007年至2011年间,每隔两年,凭借日益成熟的独创技术,三一先后三次研制出66米、72米、8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

三一实现长臂架泵车自制后,国内企业亦纷纷上马泵车臂架研制。在三一重工的带动下,混凝土机械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5%跃升到95%,三一品牌达到了近60%。

目前,三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长臂架泵车研发、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1.4万台。三一的超长臂架成功应用于奥运场馆、上海中心、迪拜塔等国内外标志性工程建设和日本福岛核电站救援,有力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三一重工的长臂架泵车在2011年一度曾为全球关注焦点——三一重工62米泵车千里驰援日本福岛核危机,成功帮助核电机组降温,一时传为佳话。2012年,三一重工成功售出的86米泵车,是目前全球施工现场最长臂架的泵车。2012年“十八大”期间,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了一组以三一重工泵车驰援日本和86米泵车现场演示的专题片,称三一重工是“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事实上,三一重工在泵车领域的全球领先水平,也是2012年顺利将世界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大象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主创新能力受全方位肯定

针对此次获奖,有专家不无评论,近九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数量只有进步奖数量的1/5。因此,技术发明奖含金量更高,此前已两获进步奖的三一,此次获奖更显来之不易。

易小刚不无感慨:“在三一的自主创新之路上,从单向技术到创新平台,从进步奖到发明奖,国家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奖励,证明三一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得到国家层面全方位的肯定。”

去年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据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科技创新”命名如此高规格、大范围召开的大会。在这场科技盛会中,作为其中唯一的企业代表,易小刚作了“自主创新助推民族工程机械振兴”的发言。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国家对三一重工行业翘楚地位的另一种认可。

易小刚在发言中表示,支撑公司做大做强的,实际上是持之以恒的创新,“三一重工身体里‘流的是创新的血’,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在遭遇国家经济周期时跑赢了行业。”

自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领域后,三一重工一开始就瞄准进口替代,正是依靠创新,取得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从零起步的三一重工,硬把泵车从37米做到了86米、把起重机从25吨做到了1200吨、把挖掘机从零做到了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一的创新能力无与伦比。”向文波说,“通过创新自主发展,才是企业发展最快最稳的方式。三一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

“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拿个一等奖!”获奖当晚,三一重工向文波在微博上如此说。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