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与合格评定体系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03-12 09:50   来源:中国网

“产业共性技术包括标准及合格评定体系,是竞争前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具有应用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全国

“产业共性技术包括标准及合格评定体系,是竞争前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具有应用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全国人大代表、许继集团开普电器检测研究院院长、IEC/TC95(国际电工委员会量度和继电器保护设备技术委员会)主席李亚萍博士建议,要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满足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迫切需求,必须要建立行业共性研究体系及合格评定体系。

李亚萍表示,对于装备制造业本身和整个工业乃至整个国家来讲,只强调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是不够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及合格评定体系研究这一中间环节的缺失和薄弱,最终将导致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不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导致在国际竞争大背景下难于形成有效的国家竞争力,必须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与合格评定体系。

为此,李亚萍建议,站在工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行业研究机构,成立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同时建立装备工业的发展、政策、信息、经济管理研究的软科学研究平台,为共性技术研究与服务提供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负责对产业共性技术计划项目进行管理和协调,对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方向和规划进行把关。

作为IEC/TC95主席和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亚萍对标准化和检测工作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认识。她认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不高,重硬轻软和追求“短、平、快”的现象严重。同时,共性技术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成果不能仅为单一企业或产品所独享,以企业为主体的共性技术研究过多强调需求关系、效益关系,不利于共性技术的深层次研究和在全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另外,我国目前在标准与合格评定体系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李亚萍看来,标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现行标准数量众多,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存在重复和相互矛盾的地方;部分标准标龄过长,标准立项审批流程过长;标准制修订进度有时难以满足设备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等。在合格评定体系方面,则主要是国内检测机构众多,行业检测机构和地方检测机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企业无所适从。

李亚萍建议,将工业领域,尤其是装备制造领域标准与合格评定体系的管理关系,由现有的市场监管部门调整到工业主管部门,切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大部制”改革思路。同时加强对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职能。另外,将现有体系中不具备第三方资质的标准制修订、产品检测和认证机构,从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制造企业等组织中剥离出来,进行整合和重组,明确并保持第三方地位。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