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坚强】屹立不倒的南京长江大桥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05-14 10:17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作者:小熊

近日一则新闻报道,5月12日4时许,一海轮在准备通过南京长江大桥过程中,突然大角度转向,与大桥六孔与七孔之间的桥墩发生碰擦,并导致船体破损并进水。清晨5时,该船在南京长江大桥下游3.5公里处的北岸岸边浅滩处沉

近日一则新闻报道,5月12日4时许,一海轮在准备通过南京长江大桥过程中,突然大角度转向,与大桥六孔与七孔之间的桥墩发生碰擦,并导致船体破损并进水。清晨5时,该船在南京长江大桥下游3.5公里处的北岸岸边浅滩处沉没。

一海轮与南京长江大桥撞击后沉没,然桥坚强挺立

一海轮与南京长江大桥撞击后沉没,然桥坚强挺立

其中特别引发笔者感慨的是,我们的南京长江大桥经此碰撞后,居然无恙,这让笔者不由得佩服大桥当年的建造者们是何等的用心良苦。或许几十年前,先辈们建桥时的工程机械很简陋,但是在人力、物力的统一调度、齐心协力之下,铸就今天屹立不倒的南京长江大桥。

那么就请您跟随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南京长江大桥的过去与现在,一同感受来自中国的“桥坚强”!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

南京长江大桥

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洁白雅致。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9个桥墩,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底面积约40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正桥的桥孔跨度达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每到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60年代,完全由中国人自力更生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当年南京长江大桥建筑时的情景

当年南京长江大桥建筑时的情景

当年南京长江大桥建筑时的情景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庆祝通车是的情景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的情景

【设计施工单位和人员】

单位设计: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结构工程: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施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人员

总工程师:梅旸春(1962年逝世于南京长江大桥第一线工地)

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李国豪

设计总工程师:胡兢铭

钢梁总设计师:方秦汉

桥头堡建筑设计师:钟训正

梅旸春,中国桥梁专家

一代桥梁大师——李国豪院士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庆祝场景

这是南京长江大桥最早的设计效果图。可以看到桥头堡的造型是颇具“中国风”的亭台设计

当年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引桥双曲拱竣工图纸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

----凝聚几代人心血的大桥

高宜懋老人今年58岁,原为大桥二处机修厂职工。他说,在他的印象中,长江大桥虽然是从1959年开工,但是在1960年—1962年停工3年。他记得,当时在做桥墩基础时,先用钢板桩从水面往下打到江底,硬是用环环紧密相扣的钢板桩围成一个不透水的围堰。他们使用的是75吨的吊机,这在当时是国内唯一一台大吊机,而每吊一根钢板桩差不多要半天时间。然后用高压泵将围堰中的水抽掉,在围堰中间搭建施工平台,再在江底打很多管桩,每根管桩都要打到地下70米左右,直到接触到岩层为止。在数不清的管桩上面再浇筑基础座,每个基础座都有好几个篮球场大,厚度在2米左右。在这基础座上再浇筑桥墩,桥墩最下面的横截面积比一个篮球场还大。

南京长江大桥

高先生说,当时南京还是实行军事管制,才20岁的他当时是见习排长。大桥工地上要求非常严,上桥要上桥证,而领上桥证必须通过政审,还要求历史清白,或者是党团员干部。记得当时5号桥墩遇险,围堰围不起来,他作为当时的青年突击队长,直接参加抢险。不少工人在上面三天三夜不下火线。那时的人思想都比较纯洁,尽管条件不好,但是没有一个偷懒。那时是全国支持大桥建设,大桥使用的水泥、钢筋、砂石等都是国内最好的。他清楚地记得,为了赶工期,当时大桥人行道上使用的是800号水泥。

在他的印象中,当时建造大桥造价7亿元,相当于当时国内每个人贡献了1元钱,非常有意义。大桥使用的“米”字钢梁是由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厂制造的,运来时是散装的,在现场用铆钉拼装,铆钉全部在现场烧制成红红的,然后手工传递,迅速铆接上去,铆钉和钢梁之间不得有一丝缝隙。他记得,大桥上的铁轨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无缝重轨。

----许世友将军统领大桥建设

大桥的建成,除了离不开承建单位众多工程师和普通工人的日夜奋战,还离不开人民子弟兵的大力支援,许世友将军亲自点兵,抽调英雄部队“临汾旅”参加大桥建设,为大桥通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0年,南京大桥正式开工后,先后经历了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磨难。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大桥建设群龙无首。

1968年3月20日,江苏省革委会成立,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任省革委会主任,自然也就成了大桥建设委员会的主任。根据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和国务院指示,决定“使大桥早日投入营运,铁路和公路分期通车。”1968年4月,许世友调军区工程兵副主任柴书林任大桥指挥部总指挥,并要求指挥部重新讨论工程进度和峻工时间,确定1968年9月底完成铁路桥,年末完成公路桥。这比原定的铁路桥1968年底通车,公路桥1969年7月1日通车方案提前了三个月、近一年时间。

由于时间短、要求高,仅靠大桥承建单位是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机械给机械。”许司令当机立断,言出即行,抓落实快如闪电。军区工程兵副主任柴书林当时已在上海铁路军管会主任任上,许司令点名把他要来,委以建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的重任,直接率领工程兵二团,并统一指挥支援大桥建设的部队,和建桥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并肩战斗。

南京长江大桥

国庆节前五个多月,总工程师王超柱表示,抢在梅雨季节之前完成一期工程,但人力仍嫌不足。许司令听了,当场拍板,增大兵力投入,调威名远扬的“临汾旅”和所属装备加入建桥大军。许司令还亲自做两派群众的工作,要求人人顾全大局,团结起来,军民同心合力,拿出战争年代打硬仗的那股劲头,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大桥建设任务。大桥建造者近万人,最后28天大会战,10多万名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涌来,“到大桥去义务劳动”成为当时最光荣的事。

南京长江大桥刚建成时,许世友司令就想测试一下它的坚固程度能否经得住战争的考验。经总部批准,9月26日8时,80辆国产轻型坦克和60多辆各型汽车成一路行军纵队,轰鸣着通过大桥。许司令看着坦克履带在水泥路面上轧出的一道道白痕,笑着说“行”,从南桥头堡登上吉普车,随坦克车队进入市区。

【富含南京长江大桥元素的那些。。。】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图景的水彩画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邮票

关于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宣传画

【今日之南京长江大桥】

今日之南京长江大桥

今日之南京长江大桥

今日之南京长江大桥

今日之南京长江大桥

今日之南京长江大桥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