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在加速推进,国务院近日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了117项行政审批项目。从当前各种数据来看,实体经济体现出复苏乏力,稳增长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需要直面的问题。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因此,这意味着通过简政放权来稳增长、向市场要活力的用意更为明显。
多部委审批“瘦身”次第展开
专家表示,政府要减少对企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度干预
日前,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至此,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拉开。
专家表示,从经济领域的角度来讲,“该放的放,该管的管”其核心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凡是市场能干的就交给市场干,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具体来说,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减少政府对企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度干预,帮助企业减税、减费,减少不必要的审批。
审批权和名目繁多的资格认证被各方诟病。此前,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就表示,三一重工收购德国企业的过程中,德方的政府审批程序仅耗时一周,而三一重工的手续卡在中国相关部门一名处长的手中就长达3个月,而且更换一个螺丝,都要走一遍审批流程。
“政府审批权限确实太多,民企投资本身是企业行为,盈亏政府都不负责,按照公司章程批准、符合环保要求即可,一旦需要部委审批,就会触及各种”玻璃门“和潜规则,增加企业成本。”一民营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国家发改委:
从大包大揽到简政放权
关于国家发改委的职能与权责问题,一直存在颇多争议。以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为例,企业提交的可行性报告由其下属咨询公司出具报告,才能提交发改委,其中利益诉求不言而明。这就造成了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围绕着中央部委“跑部钱进”或者“跑项目、跑审批”。
针对国家发改委的职能改革力度在加大。根据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对企业投资的14项核准权被取消,12项核准权被下放。政府机构新一轮的简政放权过程中,国家发改委成为被改革的重点部门之一。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处获悉,4月底,发改委已将相关下放名录递交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安排,国家发改委将在6 月份之前发布新修订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修改出台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公布取消审批投资项目、下放地方审批的项目。
据该人士透露,近期下放的133个审批项目,主要是与企业投资审批事项紧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旨在减少中央职能部门对地方及市场主体的直接微观干预。发改委首批下放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其中将大幅下放水电、火电、风电、电网、油气管道等能源项目审批权限。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从大包大揽到简政放权,让人看到了成效所在。从这种简政放权到纠正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存在的“三位”,即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将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非过度干预经济运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