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美玉出自艺术的加工,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正如上海一家前景广阔却曾面临停产的企业,在检验检疫的磨砺下,从璞石一步步走来,最终成为新兴产业一块璀璨夺目的美玉。
璞石静待有识人
8年前,上海浦东临港新城,卡特彼勒再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悄然入驻。这家倡导循环利用的企业开启了中国再制造之路。
而此时的中国却对再制造一无所知。整整3年,卡特彼勒拜访了11个相关部门,得到的竟是同样的答案政策空白。由于企业正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加之政策限制,产能根本无法实现,眼看这一新兴产业就要石沉大海。
在得知企业困境后,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风险点,为政策解禁积极努力。在国务院发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背景下,在国家发改委与卡特彼勒签署合作意向书的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检验司于2007年12月批示上海检验检疫局将卡特彼勒作为再制造检验监管探索的首家试点企业。
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上海浦东检验检疫局承担起这份责任。从此,再制造的路上,卡特彼勒不再寂寞。
精雕细琢玉成器
面对复杂的情况,浦东局为卡特彼勒精雕细琢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再制造监管方案。
其实,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再制造”已不再是什么新名词。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将报废的产品重新加工,最后恢复与新品“一模一样”的过程。这可使客户花更少的钱使用全新的产品,而且延长了其至少一倍的使用寿命,赢利环保,一箭双雕。然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旧件,却一直未有对应的检验监管模式,若参照现有类似产品的管理来看,既费时又苛刻,无法满足实际情况。
浦东局从规划到政策出台经历了无数次论证,采取“数字化、多维化、视频化、互动化”全新监管手段,对存在风险的旧件入库管理、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实施全方位闭环管理;将旧件的回收、清洗、复检、修复、装配等工艺流程进行分类化考核,并在备案管理、到货后检验和出口核销等环节出台了相应的规范。
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再利用产业的保障措施,上海市政府也表示将入境再利用产业发展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莹泽微露不掩瑜
有了检验检疫的精心打磨,卡特彼勒的再制造之路走得更加稳健了。
走进卡特彼勒上海公司车间,没有轰鸣的机器和转动不息的流水线,工人也只有30名。车间一角,一名检验员在从一个盒子中拿出黑而脏的标有“CAT”(卡特彼勒)标识的零部件,来回翻看,然后放到身后的一个大箱子里。
这就是全国首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将它40年的再制造经验全部倾注在了每一个生产环节:回收来的部件在入厂检验后,被拆解成最小的个体,进入多轮清洗,洗完再次检验,送至修复区按同类新件修复。最后,检验完全合格的部件被重新用于组装成再制造产品。
对于许多非业内人士,常误认为“再制造”只是给翻修加上一个唬人的“噱头”。事实上,“再制造”能将接近报废的零部件重新打造成“全新”部件。经过多项复杂工艺的“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几乎没有差别。
“那不是修理,也不是翻新,那是将旧件制造成为新品,赋予它全新的生命。”一名工人说。
美玉出焉显锋芒
浦东局以“疏”代“堵”的监管理念,实现旧件再制造技术的全面覆盖。目前,“重生”的产品比完全生产新产品节约七成的原料,六成的能源消耗和一半的制造成本,并且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还能将大气污染排放量降低八成以上,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9月,首个“全国入境再利用产业检验检疫示范区”在临港诞生,卡特彼勒接过示范区铭牌的那一刻,标志着上海以再制造产业为代表的循环经济翻开了崭新一页。
浦东局既“管”又“疏”的磨砺,极大地激活了旧件进口流通,成功扭转了再制造在中国的局面。随着业务的茁壮成长,在“横向”产能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纵向”产能也在挖掘深入,卡特彼勒扩建了7140平方米厂房,并引进世界最尖端的喷油嘴再制造项目。
近3年,该公司对旧产品的再利用比生产新产品累计节电约56万千瓦时,节水4.7万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碳排放超过2000吨。卡特彼勒的成功带来的是再制造产业的大好前景,更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支撑打造浦东“入境再制造中心”不再是梦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