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落实改革成首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有分析人士预计,产业结构调整、行政改革、推进城镇化等将成为今年两会重点的改革领域
即将于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将迎来多个“首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两会,李克强将首次以总理身份作政府工作报告,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等也将首次在两会期间作人大、政协、高法工作报告。
政策观察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去年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整体部署,落实推进全会的改革部署将是今年两会的首要任务,预期会议将触及多项改革议题。
先打虎 后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未来7年的改革目标细化为60项具体的任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要通过具体的改革措施才能落实,比如土地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公车改革等方案都需要在两会上出台。
日前,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面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月初,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谈及2014年工作时也指出,“对已部署的改革发展任务要抓紧落实,已有基础的要加快推进。”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三中全会决定的60项改革任务至今启动的项目已超过半数。其中,反腐、行政审批改革、“单独二胎”等进展较快。
以反腐为例,三中全会闭幕的次日,中纪委即在京召开会议,就相关改革做出部署,并连续多日在其官网上刊发对全会《决定》的系列解读文件。
12月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将适时开展对领导干部住房、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的专项清理工作,对违规多占超配的,一律清退。
汪玉凯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中央的思路非常清晰:先打虎,后改革。通过打虎一方面遏制官员腐败的势头,一方面调动起大家对改革的热情。”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十八大至今的15个月内,已有超过20名副部级以上干部被查,其中包括两名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蒋洁敏和李东生。
“尤其是近期打‘大老虎’的一系列行动,让老百姓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汪玉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相信随着一年来反腐工作的深入推进,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将在两会上得到落实。
与此同时,三中全会决定设立的两大高层决策机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舆论认为,在两会上也将进一步揭开面纱,进入全面运转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到2月15日,31个省区市中已有26个设立了省级改革领导小组,仅有北京、浙江、福建、宁夏和青海等5地尚未正式宣布。不少省份还对外发布地方版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确定地方改革路线图。
此外,环保部、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海关总署、民航总局、气象局、水利部等部委和机构也相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有分析认为,两会后,料有更多部委和机构设立新的改革小组或整合到现有改革小组中,进一步完善推进改革的领导组织架构。
或不再设GDP目标
两会另一大看点是新一届政府将交出履职一年后的首张“答卷”。
此前,李克强已经相继召开了三场座谈会,分别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教科文卫体各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1月23日,李克强还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并于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
有分析人士预计,产业结构调整、行政改革、推进城镇化等料将成为今年两会重点的改革领域。这些改革,不仅在整体改革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短期增长将带来正面影响,而且这些改革措施在内部已获得广泛支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今年推进深化改革,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调整产业的同时是否能提出新的产业结构蓝图,不但会影响2014年的经济,也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中国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严重,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有学者指出,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持GDP增长,对于能够创造GDP的产业,即使产能过剩仍提供补贴,不让它退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余淼杰认为,地方政府关心的是升迁,以往升迁的指标如果只看GDP和税收,地方政府就会把它做大,现在官员的考核多元化,不是只有一两个指标,预计在接下来的推进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以GDP论英雄”的思维会有所调整。
此前,地方两会已有22个省区市下调今年的GDP增长目标。有媒体报道称,全国两会可能会打破以往惯例,不再设立所谓的GDP目标,而是以“区间”取代,一方面给予经济转型更大空间,亦呼应中央一再重申的“不以GDP论英雄”。
行政改革的目的是取消行政审批,或向地方政府下放审批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就表示,将在他任期的五年内取消或下放三分之一的行政审批项目。
2月11日,李克强在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清单以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违规新设审批事项。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此外,地方两会有29个省市区明确提出要推“城镇化”。因此,分析预料“城镇化”也将是全国两会讨论度最高的议题之一。
治霾或触发大部制改革
两会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频频拉响重度污染警报。舆论认为,“如何治霾”这一话题或将在此次两会上达到前所未有的讨论高度。
2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称灰霾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多个大城市处于重度污染之中。据悉,此次霾过程从20日一直持续到27日,时间超过一周。
有统计显示,2013年31个省级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10个省份提到了雾霾治理,但在今年这一数字已增加到29个。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报告中讲到“再花多少钱,也要坚决完成任务”;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则表示,2014年在“四控(即控煤、控车、控尘、控污)”方面实现大突破;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不能形成一吨产能,超过一吨产能的就地免职,而且党政同责,必须执行。
中国公众与环境中心主任马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与当前环境问题突出相对应的另一个难题是,环保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众多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除了环保部之外,国土部、水利部、农业部、海洋局等众多部门对相关领域的环境有直接管理权。
此前有消息称,中央正考虑对各部委进行全面重组,赋予环保部在资源方面新的权力,环保部或将取得对未来相关项目的否决权,并在处罚污染单位方面取得更大权限。
春节后,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几次讲话中,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都提到“统一管理”“独立执法”,进一步引发外界对启动环保大部制改革的猜测。
马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在此次两会上,能够启动环保大部制改革,实现统一管理,解决责权不清的问题,对有效缓解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将是一件好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