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女汉子两平方米的空间,面前是操纵杆,四周是玻璃窗,这是塔吊女工刘洋红工作的地方,离地面有几十米高。
几十米的高空,哪怕是掉下去一颗小石子,都有可能要人命,所以刘洋红必须集中注意力,确保每个步骤精准。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她每次爬上去操作,一坐就是几小时。夏天,这里温度超过50℃;冬季,为了观察不能关窗,冷风嗖嗖地吹得人直打哆嗦。
刘洋红一边盯着下钩的位置,一边认真推动手中的操控杆,不能有丝毫马虎。
26岁的刘洋红是荣昌县直升镇万宝村人,开塔吊已有2年多,干过好几个项目了,她自嘲为“高空女汉子”。
刘洋红每天都要手脚并用爬上几十米高的塔吊操作室。
在几十米高空工作,许多男性都望而却步,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个职业呢?刘洋红说:“男人能干的活,女人一样能干。其实,在荣昌,女塔吊司机已经很普遍了,之所以有这么多女性选择开塔吊,除了开塔吊有稳定、较高的收入外,还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像工程师那样持证上岗,让人特别有成就感。”
“不过说实话,干这行,真还不容易!”刘洋红说,不仅得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像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色盲、听力不好、近视眼等,在最初的体检关就过不去。而且,还需要考理论,再跟随师傅进行3个月的实际操作,最后再次考理论和操作,才能在建筑部门登记注册,持证上岗。
“刚开始跟师傅实习的时候,很怕,一吊东西就感觉整个塔摇晃得厉害,后来慢慢就习惯了,逐渐上手后就觉得没什么了。”刘洋红说,今年是她开塔吊的第二年,觉得这工作很好,很稳定。
只有两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刘洋红每天在里面一坐就是几小时。
或许很多人觉得塔吊工工作很轻松,不用搬、不用抬,就动动手中的操控杆。但其中的不易和责任只有她们自己清楚——
两平方米的操作室仅容得下一个人,而操作塔吊一坐就得几个小时。除了中间吃饭,几乎不下塔吊,也不会有人上来。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操作间里,那份“高高在上”的寂寞很难细说,更难忍受。
几十米的高空,都有可能要人命。所以操作中必须得集中注意力,一边按信号工的指令操作,一边要盯着下钩的位置,每个步骤都要确保精准。
空中作业,并不是随时都有任务,手机成了刘洋红打发时间的唯一工具。“有时候在上面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只能玩手机打发时间。”刘洋红说,在高空,冬天室外的温度比地面上要低很多,而到了夏天,炙热的阳光透过毫无遮挡的玻璃照射进操作室,会让操作室成为十足的火炉,“好在现在工作间装了空调,这是我感到最满意的地方。”
刘洋红自嘲是“高空女汉子”。
虽然高空作业很辛苦、责任也大,很孤独、有时甚至是无聊,但在刘洋红眼里,看着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在自己脚下慢慢拔起,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种感觉别人很难体会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