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行业”作为国内的新兴产业,也是循环经济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但却令人有些陌生。其背后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正在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鼓励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逐步显现。再制造若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利用规模和水平,将有效缓解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负荷加重的诸多难题。
工程机械再制造:既有信心 又揪心
潜力巨大 难题不少
有人将再制造比作‘开挖城市金矿’,通过旧机拆解、清理、零件再加工修复、装配、试车、喷漆包装等几个主要环节,一台已经报废的柴油发动机,最终能够变成一台性能优越的崭新发动机
有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行业每年因磨损和腐蚀等原因导致设备停产、报废造成的损失将近占到全年GDP的10%,损失高达千亿元;同时,巨大的资源浪费无疑还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预估的破坏,而这也正为刚刚起步的再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所谓“再制造”,就是将大量的废旧机器设备集中起来,以拆解后的废旧零件为毛坯,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对毛坯进行批量化修复,重新赋予废旧机器服役能力。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生产模式,通过再制造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新产品。与此同时,由于再制造过程只是对原有零部件的修复加工,成本是新产品的50%,而且可节能60%,节约金属材料70%以上,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业制造对环境承载力的压力。
当前,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突出问题,比如社会认可度较为缺乏、旧件来源及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支持尚未细化、相关法规亟待修订等等。“对于再制造这样一个潜力、前景广阔的行业,我们既有信心,又很揪心。”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如是说。
不缺技术 缺认可
中国不缺再制造技术,缺的是社会认可度,升级后的再制造产品完全可以超过新品。可节省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减排80%的再制造业,在欧美国家发展50多年,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全球产业规模已超1400亿美元。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再制造产业规模只有几十亿元。像卡特彼勒这样的全球工程机械再制造业巨头,已经纷纷将触角伸向中国。
我国已进入机械装备和汽车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据测算,全国80%的在役机械超过保证期,机床保有量800万台,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300万台,废旧汽车约500万辆。且不说达到德国废旧汽车100%的回收利用水平,就算仅将其中的10%进行再制造,产值规模都将超过千亿元,潜力十分巨大。
“再制造不仅是对旧件的回收利用,它始于产品设计期,并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王松看得更远,他说,即使没有鼓励政策,也要自建再制造回收和销售网络,完善再制造的售后服务平台,在全国成立八大再制造基地,力争今年再制造规模突破1亿元。企业努力的更大意义是建立机床回收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走在前面就是对行业标准的贡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