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前苏联、美国、德国、英国、丹麦、荷兰等国家开始对废混凝土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化的研究工作。其中前苏联在1946年就研究了废混凝土资源化的可能性。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大量旧建筑物被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废弃混凝土所占份额最大。资料表明,全世界从1991~2000年的10年间,废弃混凝土(包括从钢筋混凝土工厂不合格的产品)总量超过10亿吨。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对废混凝土的再资源化已经形成共识,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的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并得到了推广应用。
1、日本废混凝土的资源化现状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资源和土地面积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利用:1970年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77年日本建筑业协会(BCS)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规定废混凝土资源化的再生骨料吸水率为7%以下;90年代又相继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再循环法》、《推进废弃物对策行动计划》、《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推进建筑副产物正确处理纲要》等有关法律;2000年后又制定了《建筑工程用资材再资源化》、《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法》、《建筑再利用法》等等。据统计,2005年日本废弃混凝土的排量约为3200万吨,再利用3100多万吨,再资源化率高达98%。同时,日本东京平和岛A-1栋仓库工程、东京牟礼团地第一住宅楼礼堂工程都是废混凝土资源化的经典案例。
2、德国废混凝土的资源化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已经有了将废弃砖破碎后作为混凝土材料使用的经验,是较早开始对废混凝土进行在资源化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路面。1997年德国实施了《再生利用法》,1998年8月制定了《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指南》。1994年德国废弃混凝土约为4500万吨,再生利用870万吨,再资源化率为18%。1999年制定了《垃圾法》和《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2001年制定了《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2年制定了包括推进循环经济在内的《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等。至2002年,在德国国内已经分布了2290座再生骨料加工厂。
3、美国废混凝土的资源化现状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的工业大国,在废混凝土资源化领域起步较早,在政策法规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形成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体系。美国政府在1980年制定通过的《超级基金法》中就明文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美国1965年制订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经过五次修订,完善了包括信息公开、报告、资源再生、再生示范、科技发展、循环标准、经济刺激与使用优先、职业保护、公民诉讼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制度。 1982年,美国混凝土骨料标准ASRTM C-33-82中规定废混凝土块经破碎后可以作为粗骨料、细骨料来使用。美国陆军工程协会(SAME)在有关规定中鼓励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部分州当局也鼓励使用。1996年美国废混凝土的再利用量约为5000万吨。
4、荷兰与丹麦废混凝土的资源化现状
荷兰和丹麦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两国在废混凝土资源化方面成效很大,荷兰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方面为欧洲第一。1996年荷兰废混凝土的再资源化率高达90%以上,自1997年起,荷兰禁止对建筑垃圾进行掩埋处理,这样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几乎达到了100%。丹麦1997年废混凝土的再资源化率达到97%,更为重要的是,丹麦政府的政策目标从单纯的废弃物再利用开始向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方面发展,这对废混凝土的再资源化提出更高要求。
5、韩国废混凝土的资源化现状
韩国是继日本之后,较早着手研究废混凝土的处理与再利用的亚洲国家之一。韩国当局制定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要领》,《再生骨料最大值以及杂质含量限定》等技术法规。2001年韩国废混凝土的再资源化率达到了52%左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