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十大猜想:
一、15年GDP增速目标大概率或下调至7%。
GDP增速主要兼顾发展和就业两大目标。从发展来看,未来几年即便每年GDP增速保持在6.7%,也足以完成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从就业来看,14年7.3%左右GDP增速,前三季度的新增就业就达到了1082万人。目前单位GDP增速对应的就业人口接近200万,意味着5%以上的GDP增速就足以完成每年1000万的就业目标。
二、15年CPI目标大概率或下调至3%。
在过去的10年,中国官方CPI目标主要在3%到4%之间,主要是3%、3.5%和4%三种,只有08年是例外,当年CPI目标为4.8%。而CPI目标的调整与前一年CPI是否达标有关。
14年CPI目标为3.5%,而实际CPI仅为2%左右,我们预测15年CPI目标大概率会下调至3%,以反映通胀形势变化。但也很难下调至3%以下,以促进温和通胀预期,应对通缩风险。
三、15年M2增速目标或下调至12%。
M2目标的制定通常与GDP和CPI目标有关,与后两者之和保持一定的缺口。过去两年这一缺口约为2%。与14年7.5%的GDP目标增速以及3.5%的目标CPI对应的M2增速为13%,若GDP和CPI目标均小幅下调0.5%,那么15年的M2增速目标大概率也会同步下调至12%。
四、预测15年基建投资仍是内需重要抓手,基建投资增速20%。
14年经济下滑,投资是主要拖累,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从去年的20%降至16%,其中地产投资增速从20%降至12%,制造业投资增速从20%左右降至14%,仅基建投资增速稳定在21%左右,对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15年,PPI依然负增,制造业投资仍需去产能。14年全年地产销量负增,预示着15年地产商拿地热情将受影响,影响地产投资增速。因而基建投资仍将是稳增长主要抓手,仍有望保持在20%左右高增速。
五、预测15年外需仍是重要突破口,出口增速8%。
14年内需低迷,外需对经济贡献巨大。从前三季度来看,出口贡献GDP增速约为0.7%,比13年的-0.3%增加约1%。
展望14年,美国经济有望继续复苏,欧日也有望继续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全球贸易有望继续改善。世贸组织9月份预测14年全球贸易增速为3.1%,远高于13年的2.1%,而15年有望继续回升至4%。
我们预测14年中国出口增速约为7%,15年约为8%。
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2%,与日本、德国等的历史峰值相当,未来继续扩张面临约束。因而未来中国出口增速或与全球贸易增速接轨。我们统计过去10年、20年、30年的全球贸易平均增速均在8%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出口增速的稳态值或也在其附近。
六、预测未来GNI(GNP)或重回视野,与GDP一样成为重要目标,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或启动
最早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时,所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均是国民生产总值,亦即GNP口径。当时提出21世纪第一个10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到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所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换成了国内生产总值,亦即GDP口径。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我们认为,不排除到十九大时或者未来某一个时期,重新强调GNP口径的可能性。
GDP为本地国内生产总值,不管产值是否属于中国,只要在中国生产就算GDP。而GNP则为国民生产总值,目前通常用GNI(国民总收入)来替代,不管是否在中国居住,只要是中国居民,其生产和经营创造的增加值都计算在内。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将GNI重新作为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单纯追求GDP,很多地方以投资为主要手段,导致了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而且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如果未来将GNI作为主要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将国内过剩产能搬到海外去,例如南钢在印尼成立了合资钢铁公司,将国内过剩产能成功转移,而且还在当地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其创造的是GNI而非GDP。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指出,未来要促进共同富裕。因而如果将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GNI比GDP更重要,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而在GNI作为核心目标的背景下,所谓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即未来大举投资亚非拉等地的基础设施,支持中国相对先进的过剩产能走出去,实际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最佳选择之一。
七、预测促进公平类改革政策或将加速推出,包括财税、国企改革等
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而为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还要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四中全会后将会有更多的公平类政策出台,分别对应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要素公平交易、加强收入公平分配三大类。
如何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认为核心是处理好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其中司法改革的核心目的即是保障市场所有参与主体的公平竞争。财税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明确事权,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奠定转型根基。行政改革的重点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而国企改革则助于还原国企和民企的公平竞争地位,提高两者的经营效率。
促进要素的公平交易,包括人力和资本,后者可以分为资源、土地和资金等三大类。其中人力要素的公平交易对应户籍改革、资源要素公平交易对应资源品价格改革、土地公平交易对应土地改革,资金公平交易对应金融改革,包括利率汇率市场化及资本项目开放。
加强收入的公平分配,则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
这三类收入分配均对应财税改革中的税制改革。其中政府收入分配改革包括中央部分财权的下放,地方举债权的实施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包括营改增,个人收入分配改革对应房产税、资本利得税、以及遗产税等。
八、预测15年存款利率或正式下调,启动降息周期,次数或在2次甚至以上。
从央行目标角度考虑,稳定增长、温和通胀、充分就业和金融风险是四大目标。目前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通缩风险增加,同时就业稳定受挑战,且金融风险上升,四个目标角度均支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降息应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
目前央行降息的主要顾虑应是利率市场化,由于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因而央行无法干涉商业银行决策,只能间接引导。
因而14年央行降息以下调正回购招标利率为主,其效果是大幅降低了货币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利率,但对信贷市场贷款利率下降的引导相对缓慢,企业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我们认为由于目前存款利率仍受到央行的管制和指导,因而在全社会广谱利率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央行下调存款利率与利率市场化并不矛盾,反而可以降低银行成本,引导银行主动下调贷款利率,更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预测回购利率会继续下调,幅度或超50bp,对应两次以上降息。
从长期看,利率市场化以后,央行会逐渐放弃对资金零售市场的存贷款利率管制,而转为对资金批发市场货币利率的控制。我们认为未来回购利率将是重要的基准利率,当前R007约在3%左右。而根据泰勒规则,与15年7%的GDP增速以及2%左右CPI实际增速对应的R007均衡值应在2.5%以下。以此判断,未来央行正回购招标利率仍有50bp以上下调空间,对应两次以上存款利率降息。
九、预测15年人民币汇率或小幅贬值,幅度约为3%-5%。
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正在加大,但总体仍处于政府管制状态,因而其应主要服务于国内主要经济目标,包括增长和通胀以及金融稳定等等,同时也受市场供需的影响。
回顾14年,人民币汇率先贬后升,上半年的贬值应更多反映政府主动调控的态度,从事后的效果来看,一方面打击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和热钱流入,另一方面也对之后出口增速的逐渐好转有重要贡献。而14年下半年的人民币升值应与顺差创出历史新高有关,同时由于房价下跌热钱持续流出,也应有稳定市场预期的考虑。
展望15年,从经济角度考虑出口仍是重要倚仗,而且考虑美联储退出QE,欧日加大量宽力度,货币政策差异下美元升值趋势明确,会导致关联美元的人民币指数被动升值,因而从稳定币值促进出口角度考虑,我们判断政府或允许人民币兑美元适度贬值,但幅度也不会太大,毕竟资本项目开放需要稳定的汇率环境,判断15年贬值幅度约在3%-5%。
十、预测准备金率下调或正式开启,同时逆回购、PSL、SLF、MLF甚至LLF等各类货币投放工具均会继续使用。
从基础货币投放角度考虑,央行投放货币仅有三种方式:买国债、买外汇、以及买金融机构债权(给金融机构资金),其中买国债被法律禁止,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的背景下,外汇占款渠道货币投放日渐式微,未来给金融机构资金必将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因此,我们判断15年存款准备金率有望正式下调,而PSL、SLF、MLF甚至LLF等各类货币投放工具均会继续使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