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该是2014年最后一件国家大事。三天的会议,七常委出席,各方大员到齐,规格之高,无以复加。在中国,作决策的要关注它、做企业的要重视它,炒股的更要盯紧它。
但会议成果很丰富,内涵很深厚,光新闻稿就有5000多字。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套话,没有点研究是不行的。我仔细看了若干遍,觉得至少对我来说,有十个关键词要掌握。
关键词一:风险。
在新华社通稿中,风险提到了9次。其中风险最集中的一段是这么说的:“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什么高杠杆和泡沫化?其实说白了,就是债务和房市问题。尤其是房市,对应的是泡沫化,那房价再涨,就更是泡沫经济了!中央会答应吗?
关键词二:稳定增长。
说经济要稳定增长,那其实就存在不稳定的隐患。要稳定,必须消费刺激(消费很关键),但最离不开的是财政和货币政策。这在2015年工作安排中是这样表述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有力度”那就意味着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会加大;更加松紧适度,意味着央行很可能继续降息降准,至少对股市来说,这是重大利好!
关键词三:创新。
在新闻通稿中,创新就提到了16次。一而再、再而三提的结果,其实也提醒大家,我们创新还很不够。以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是发展经济最大优势;现在老龄化,人口红利在消失,必须让创新接棒,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但要创新,政府就必须转变职能,要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每一个都是大课题。政府啊政府,这都是你的任务!
关键词四:上限。
新闻稿中,底线提到了一次,这个就不必多解释了,反正我们都不能没有底线(但生活是复杂的,有时越强调底线,其实越没有底线)。上限也提到了一次,话是这样说的: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话说得很清楚了,我们的环境已经到了极限,再这样污染下去,咱们大家都别活了。或许可以这样说,我们面临的上限,实际比底线更严峻!
关键词五:三大战略。
工作千头万绪,重点还须突出。2015年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实施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后两个一北一南,采取区域协调发展。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所以强调要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估计过路费之类,会有所降低。(但别指望进京证会取消)“一带一路”是重大国际工程,中国会有大量投资,中国工程队应该抓紧学习各门外语,因为你们马上就可能开拔,去海外建大工程了。
关键词六:兼并重组。
记得以前的教科书,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最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但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有些也变化了。至少在很多领域,中国现在不是生产太少,而是太多,产能严重过剩。在国内,将环境搞得一团糟;在国外,还被别人指责倾销遭遇制裁。化解这个矛盾,除了通过互联互通向海外扩展外,最主要还是产业升级,所以会议说“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炒股的同志,可以仔细研究研究,哪些领域哪些企业有重组概念!
关键词七:土地流转。
土地是国家的大事情,也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政策不好,往往会引起革命。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也会拖累整个经济发展。对当前中国来说,土地流转,应该是用好用活土地的关键所在。但一旦放开,又可能会导致圈地运动。因此,中央也是小心翼翼,一要求完善流转政策,二要求搞好登记颁证工作,三要求健全流转市场。但土地流转大势所趋,步伐将加快,各种奇葩问题嘛,估计也肯定会多起来。
关键词八:深度调整期。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但世界经济总体不大好。中央对此的判断是: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通俗点讲,国际金融危机还没结束,石油、铁矿石等产品价格会剧烈波动,一些地区冲突对经济也会有影响。但我认为,尽管世界不太平,但只要中国太平,这个深度调整期,对中国来说,倒未必是坏事,至少油价暴跌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关键词九:城镇化。
虽然城镇化曾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但从这次中央经济会议看,城镇化的重要性在急剧降温。新闻稿中三次提到城镇化,其中两次是放在“新四化”中讲的。而“新四化”的排序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另一次提到城镇化,则这样表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城镇化,拆迁建楼、霸占良田、交通拥堵,确实问题很多、矛盾不少,暂时放慢,未必不是好事!
关键词十(Last but not least):新常态。
新常态,其实已成了中国经济的代名词了。那什么是新常态?有9大支柱,这次会议有详细解读,但简单地说,发展速度以前是高速增长,现在速度慢了,中高速吧;发展方式以前粗放增长,现在要讲质量和效益了;经济结构以前是做多增量,拼命扩张,现在是要调整存量,增量也必须是优质增量;发展动力呢,则是以前靠传统增长点,现在要转向新增长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后别人问你,什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你必须很明确地告诉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