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企业家之所以卓越,是因为他们拥有独特的战略智慧。
带领中联重科纵横海内外,在装备制造领域一再令业界刮目相看的詹纯新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尤其是自2008年并购意大利CIFA后,在詹纯新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中联重科成功占据了全球工程机械第六的位置。接下来四五年,中联重科将全力以赴打造集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
詹纯新的洞察力
接触过詹纯新的人多会有这样的印象:温文尔雅、谦逊低调。但在业界,詹纯新却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为人熟知。
一个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是,2008年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时,恰逢国际金融危机。于是,各种质疑甚至嘲讽之声纷至沓来,有人认为中联重科出了高价、吃了亏、不划算,如果能赶在金融危机之后并购可以省一大笔钱。还有人善意的提醒他,“一定要考虑清楚,中联重科的净资产只有30多个亿,这笔交易有可能瞬间将公司拖垮。”
但詹纯新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并购CIFA不能看一时得失,而应该看重企业的战略部署。
“当时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要收购CIFA。”多年后,回忆起那个看似艰难,实则必然的抉择,詹纯新坦露心声,“经济危机正处于发酵时刻,可若想要完成收购,必须尽快和对方签字。”
后来的事情已无需赘言,因为市场是检验企业家战略智慧的最好标准。正是由于并购了CIFA公司,中联重科成功打入了欧美高端市场,成为世界混凝土机械的领军企业,通过融合CIFA的技术,中联重科还研发出了世界最长臂架的混凝土泵车。
詹纯新的新棋局
最近一个展现詹纯新“战略智慧”的案例是中联重科在农业机械上的布局。
2014年8月20日,中联重科、弘毅投资与奇瑞重工共同宣布,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占总股本60%的18亿股股份,弘毅投资则以6.96亿元取得奇瑞重工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
拿出20多亿元并购奇瑞重工,对詹纯新来说,绝不是无的放矢。早在2009年,詹纯新就察觉到了工程机械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何化解这一风险?詹纯新将目光瞄向了农业机械等领域。
詹纯新认为,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而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和民族永恒的重大命题。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土地改革的目标和实施计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增加中国农业机械的市场需求。
在他看来,中国农机市场至少有4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巨大市场。“通过并购,我们将把工程机械领域积累起来的优势注入到农业机械,把资本运作的优势注入到农业机械,打破外资品牌对中高端农机的垄断,打造中国农业机械的世界级品牌。”詹纯新说。
农业机械仅是詹纯新战略新棋局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彰显出了强大生命力;而财务公司筹建则为中联重科插上了金融之翅。中联重科也由单一的工程机械企业成功转型为集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装备制造企业。
詹纯新的大目标
持续“跨界”创新的背后是詹纯新打造世界级企业的雄心。
“我们的目标是做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企业。” 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詹纯新掷地有声的表态。
中联重科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之梦,事实上不仅仅是詹纯新的目标,也是有着世界级企业民族情结的中国人都为之骄傲和奋斗的目标。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激励和鞭策下,众多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中国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必须融入全球产业生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詹纯新表示,国际巨头在管理理念、技术资源、市场布局上都远远领先于中国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中联重科只有“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才能不断拉近与领先者的距离,并实现超越。
这也是中联重科,这家地处中国内陆的企业近年来不断搭建海外销售服务平台,创建海外“本土化”平台的原因所在。数据显示,目前,中联重科已在近8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和服务平台,在40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覆盖五大洲,囊括印度、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俄罗斯、阿联酋、美国、荷兰、英国、白俄罗斯、韩国、巴西、利比亚、埃及等在内的全球重点市场。
但与此同时,也有足够多的事实表明,很多中国企业虽然走出去了,但却没能融入当地社会,出现诸多的“水土不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梅新育曾有一个著名的“五年效应”理论:即中企海外并购、收购是否成功5年见效。“真正成功的海外并购,应该是企业海外发展战略、运营的完全融入。被并购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则是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准。”
中联重科又是如何跨越这一并购陷阱?
中联重科坚持“包容、共享、责任、规则、共舞”国际化五原则,包容,是用尊重、理解和主动适应达成文化的融合;共享,是成果、风险共担,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是用负责的行为赢得当地尊敬;规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共舞,是并购后重新定好角色、流程,各就各位,各施所长。
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是,中联重科至今没对CIFA公司派驻一名中方员工,但CIFA却在严格按照中联重科的制度体系运行。虽然CIFA是独立的法人,但每年会接受中国总部的全面审计,对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复盘。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CIFA每天的运作都与总部遥相呼应,步调统一。
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落实,“走出去”成为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詹纯新的这一“思想”无疑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和研究,而这也被视为中联重科进军世界级企业的重要保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