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传统产业 建设制造强国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5-07-02 08:47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编者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编者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日前,主题为“中国制造2025,迈向强国之路”的“第十一届中国工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创新发展、由大变强的路径展开了讨论。现将部分参会嘉宾的发言在A2~A3版刊发,以与读者共同分享和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

“中国制造2025”核心在于创新驱动发展

日前,《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制造行业第一个国家战略,明确了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同时也描绘了未来30年的宏伟蓝图。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在“第十一届中国工业论坛”上表示,10年弹指一挥间。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不但需要战略规划,更需要战略定力,尤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的努力。

他表示,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制造包含更多创造因素,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要针对长期制约,立足自主创新,同时还要面向未来,要直面当前问题,脚踏实地,打基础、上水平,补短板、通瓶颈,进而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需顺应变革大势全面转型

从国际上看,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顺应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大势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向挤压。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他7个国家,其中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15%~30%,印度尼西亚比中国低40%,孟加拉国仅是中国的1/5。我国制造业将面临与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主要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从2009年开始陆续出台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再工业化的实质是由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所酝酿新的重大变革。在生产工具层面,制造领域生产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且变革模式是个性化的。

以GE公司的服务型制造为例。GE公司每天要分析1000万个传感器数据,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工业互联网将产品、设备和设施群在内的工业网络与先进的传感器、控制装置和应用软件相连,运用云计算、大数据配置资源,并最终据此为客户提出最高价值建议。这种最终服务可以精细到什么时候保养,以及何时起飞才能保证最高利润等。

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制造业历来都很重要。数据显示,1800年~2010年全球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2.6%,高于同期全球GDP2.25%的年均增速。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转型的动力。

制造业是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而这一轮再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动制造业各领域技术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加速应用,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重大变革,将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按照摩尔定律,伴随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和数字化网络化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使得信息的获取、使用、控制以及共享变得极其快速和便捷。网络化,互联互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产生出了真正的大数据,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应用的范围无所不及。智能化技术集成,灵巧制造。

李北光强调,未来大势不可违。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论断,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

在李北光看来,我国已经错失了前几次工业革命。为此,必须要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这为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庞大的新需求和新市场。

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拥有全球最为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和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1.9万亿美元,美国为1.88万亿美元;我国22个工业产品大类的7个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包括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要直面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核心技术。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时指出,中国制造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中功不可没,是国之重器。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要打造创新驱动新优势、智能发展新优势、质量成本新优势、绿色制造新优势,同时还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李北光指出,发展中国制造,主题是创新发展,主线是两化融合,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是要解决制造业自身瓶颈、关键共性问题。为自主创新、全面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战略任务可分为四个板块。在“创新”板块,包括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在“质量”板块是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在“绿色”板块是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而在“结构”板块则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

通过战略任务以及工程,可以看出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重点任务的真正“核心”。

与美国相比,尽管美国制造业在经济中占比低于20%,但是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一直是美国技术创新的重点。数据显示,1963年~2003年,全美专利总量的90%属于制造业,研究经费总投入量的2/3也源于制造业。2009年,美国制造企业研究经费投入占所有企业的70%。而在中国,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领域专利申请仅占总量的43.82%。

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此外,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

李北光分析认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客观的规律,技术的积累和人才培养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较为重要的原因,即是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共性技术研发支撑的缺失,已经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此,我国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从国家层面设立从事制造业共性技术的研究机构,引导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有力的外部性支撑。

在这方面,目前国家相关部门计划,将在现有基础上构建一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基本思路是:存量部分包括,在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集中度不高且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遴选和依托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转制院所研发平台,构建共性技术创新基地;在航天装备、航空装备、石化、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依托行业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立共性技术创新基地;遴选设立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成果辐射、转移与扩散。

增量部分包括,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遴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组建新型的国家级前沿技术研究中心,以新模式、新机制、市场化、产业技术联盟等方式,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体系,填补长期以来我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缺位,从国家层面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外部性支撑。提高以智能、协同、绿色、大数据为特征的创新设计能力。创新设计共性技术、复杂系统先进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软件。最终要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此外,为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未来我国还将开展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等。

为了能够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必须要坚持的两个着力点:

一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必须要发挥好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作用,着力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础瓶颈。

二是集成创新水平,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这方面,我国要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等。

运用体制机制政策优势发展强大而自主的中国制造

李北光指出,中国制造要转向中国创造,从模仿组装阶段全面转向自主创新阶段,为此要更多地加强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的运用和创新,以支持制造业的发展。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三是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制造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五是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六是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

七是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

八是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

“五位一体”产业协同助力“中国制造2025”

“政府抓产业协同,是有它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它的局限性。行业协会在产业协同方面应该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在“第十一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如是说。

《中国制造2025》充分肯定了制造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对于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5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中国工经联的报告中做了重要批示:“工经联和各行业协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部署,主动作为,开展工作应当充分肯定。希望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工信部善于发挥好这支力量的重要作用。”

熊梦认为,中国工经联现已成为全国工业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与各地方工经联形成工作网络,建立了广泛多样的国际合作渠道。这是工经联的三个比较优势,工经联应当发挥优势,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全方位,多要素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协同要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境产业上下游,产学研用,科技、商贸、产业、金融有机结合。

中国工经联通过调研,组织专家论证,认为中国工经联和其他行业协会可以携手共进,来探索一种模式,智库加联盟、加展会、加基金、加园区,“五位一体”的产业协同模式。

所谓智库,要以平等、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和模式,集聚产业领域所涉及的各方面专家,形成没有层级结构,没有“天花板”和“围墙”,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纽带,智力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管的新型智库。工经联正筹备建设几个智库。

新型智库要组织各产业领域的产学研用、创新研究。为各级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智力支持,承接政府产业政策研究、产业园区规划等课题。组织与相关企业交流,提供技术咨询、应用支持等服务。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相关产业的教育和合作。

所谓联盟,发挥联盟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配置资源独特的作用和方式,推动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和商务合作。联盟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园区、金融机构等组成。

智库互动,促进联盟成员的技术进步、战略转型和管理提升。组织联盟成员协同开展技术开发、联合攻关、标准制定、推广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活动。推进联盟成员之间的上下游配套、供应链的优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组织联盟成员和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的交流与对接,形成项目集群、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开展相关的产业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所谓展会,是为相关领域科技成果、项目、产品、服务等更好的展示、交流、洽谈、合作平台,做一些展览会、论坛、研讨会、座谈会。与智库联盟的业务活动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为产业协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活动实现信息共享、经验分享、凝聚共识、项目对接、供需衔接、机会发现、合作共赢。

所谓的基金,为促进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咨询、联盟项目储备、展会信息交流、园区集聚发展的多种优势,深化与产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促进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和社会资本有机的结合,组织好优质项目的投资和融资。

所谓园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管理部门合作,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空间布局和落地条件。组织智库专家承接地方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和产业园区的规划工作。组织联盟成员企业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管理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和项目对接,集群式的入驻园区,形成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和集聚效应,降低园区招商引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管理部门合作,举办相关产业领域的展览、论坛等,促进更大范围的交流、对接和协同发展。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管理部门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熊梦最后表示,中国工经联不仅仅是会员企业、会员单位的工经联,中国工业界要充分发挥中国工经联的作用,产业协同的作用、全国的工作网络的优势、以及国际合作的渠道优势,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利用这个平台,通过“五位一体”的产业协同模式,来全面对接并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重点领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

《中国制造2025》九大战略任务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必须先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指导制造业由大变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九大战略任务。

提升软实力补制造业短板

中国的制造业由大变强,首先要找到弱点。那么,到底哪里弱呢?陈斌认为,在现状上主要表现为:一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恶性竞争,效益下滑。二是对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形成依赖,产业升级缺乏支撑。三是科研开发能力薄弱,创新体系不够健全,行业基础和应用研究不衔接。四是行业封闭发展自成体系,跨界融合裹足不前。

“应该看到,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表现,主要不是在企业的基础设施、工艺装备、试验检测等硬件上,而是在人才、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的软实力上。”陈斌说,“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和解决的,是那些与软实力相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摆脱在重大技术装备和高端领域过度依赖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材料的发展方式。二是解决“一方面要求企业自主创新,一方面放开市场准入、允许外商投资进入中国核心技术产品领域”的政策悖论。三是解决机械工业与材料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四是国家实施强基工程。五是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妥善解决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问题。六是加强行业自律,抑制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恶性竞争。七是营造支持、鼓励和包容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氛围。八是化解装备制造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

“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也是装备制造业最薄弱的环节,要实现制造强国,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陈斌强调。

落实强国战略装备制造业需先行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必须先行。”陈斌强调,《中国制造2025》是专业性、针对性、指导性很强的文件,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其核心是九大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两个完善,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要改革、调整、理顺现有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在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系。需要在全社会营造支持、理解、包容和信任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氛围。

二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培育新型的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改革完善现有的行业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使制造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真正融合为一体。

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坚持问题导向、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最核心任务。国家在政策上要充分予以重视,尽可能将有限资源向这一领域倾斜。消费者和社会舆论也要给予关心和支持。

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度提升,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要理清思想观念,质量完全是企业的责任,而政府的责任是对因质量出现问题而对人和财产造成损失进行依法的责任追究。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对消费者负责的产品责任网。品牌实际上是大众口碑的反映,品牌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的代表。需要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和密切融合的关系。

五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有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政府要做好“激励和惩罚”。凡是对节能减排和社会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或产品要进行奖励。反之,则要给予惩罚。

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这一战略的核心是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针对十大重点领域,政府政策的着力点是营造和提供足够的市场需求,让企业在这些领域有充分发挥创新才能的空间。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明确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稳健的宏观调整政策,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明确的产业政策以及必要的投资政策,加上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与业态的创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到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领域,是产业链中增值最高的一环,财税政策和正确引导,发展环境的公平、公正,是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至关重要的。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这一战略任务的核心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是不仅仅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将引进来和自主发展结合起来。高铁、地铁装备的自主化就是最好的例证。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最主要是要知己知彼,产业走出去,行业信息服务必须先走出去,主要的行业协会应率先在国外设立长期的、驻外的、非营利性机构,以了解和掌握当地国家产业投资,生产经营等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税收,以及进出口法律法规、政策和当地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为行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资、生产经营和市场消费的咨询服务。起到沟通当地政府,服务行业企业的作用。

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是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转型升级。陈斌强调,落实《中国制造2025》贵在制定好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中,要更多地考虑涉及软实力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希望能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率先突破这一束缚,引领制造业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功。(本文来自中国工业报)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