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国务院部署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一个重大水利工程要经过哪些程序?如何落地?今年水利工程投入缘何大大提速?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
信息多跑路,基层少跑腿
“从立项到开工,引洮二期工程仅用1年3个月,这比以前快多了。”甘肃省水投公司总经理霍子俊说,“引洮河水,济陇中贫”是陇原人盼了半个世纪的调水梦。他清楚记得,一期工程从2002年立项到2006年开工,前期工作花了4年时间。
一个重大水利工程上马,要经过哪些流程?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常务副司长汪安南介绍,从立项到开工一般需要土地、规划、环评等19项前置审批,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提出项目建议书,也就是立项,主要论证工程的必要性;第二步是可行性研究,主要从技术、经济方面分析工程效益以及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判断“行”或“不行”;第三步是初步设计,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工程方案。
那么,如何加快项目落地?
“主要是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汪安南介绍,为加快推进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等部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压缩不必要的程序,采取“串联”改“并联”、动态跟踪等措施优化服务。
最近,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国家发改委商水利部出台了精简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文件,进一步减少中央审批事项,对于规划明确必要性和任务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多跑路,基层少跑腿。”霍子俊感受最深的是,引洮二期工程作为今年明确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相关部委为此开了5次联席会议。“过去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现在集中在一起,有什么问题现场解决;过去批完一个文件才能去下一个部门,现在可以同时‘压茬’推进。”
重大项目审批提速。今年拟开工的27项重大水利工程中,有19个项目技术审查、报告修改、前置要件办理的时间控制在1年以内,10个项目在6个月内,其中安徽月潭、河南前坪等6项工程仅用三四个月就完成了审查和报告修改工作。总体上,项目审查审批和报告修改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
工程建设明显加快。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有67项开工建设,今年已新开工10项工程,其余17项工程年内开工建设。
生态难承受的项目不上马
有人担心,加快推进重大工程,会不会因此放松审批,影响生态环境?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说,这些工程都是按照“确有必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立项的,许多项目经过了长期论证,有扎实的规划基础,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而且,每项工程都要经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有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两道关,明确工程规划与建设必须确保生态安全,对生态代价太大的项目坚决不能上马。
被称为“珠江三峡”的大藤峡水利枢纽,不仅能解决珠三角“咸潮”,还能为“桂中旱片”提供灌溉之利。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祥伟说,鉴于大工程的影响,水利部与两广等地反复勘测、论证了60年,最终由国务院批准于去年底开工建设。
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的德厚水库,因蓄水后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水利部、环保部专家深入库区实地调研,设计单位召开3次技术论证会,完善补充8个污染源的治理方案后,环评报告才得以通过。
矫勇说,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均依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提出,并会同环保部门进行审查,列入项目单子。对拟建项目,环保部门独立进行环评论证和审批,充分考虑左右岸、上下游的生态关系,满足河流生态基流的基本要求,维系河流与湖泊、湿地之间的生态平衡。在项目前期工作各个阶段,都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分析论证工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强化事后监管,按照环评报告书审查要求,落实项目环境保护各项投资和任务,严格开展建设项目环评验收和后评估。
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参与
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投入能否跟上?
目前,重大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并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探索多元投入机制。中央投入不断加力,今年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截至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82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4%,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为吸引社会参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出台意见,明确重大水利工程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也就是说,今后各类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只要愿意投入重大水利工程的,原则上优先考虑由这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
大多水利工程公益性强、盈利能力弱,如何吸引社会资本?
该意见明确指出,要采取政府投资引导、项目财政补贴、价格机制等优惠政策,保障投资收益。比如,鼓励发展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基金,政府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直接注资等方式予以支持;对社会效益较好的PPP重大水利项目,政府可对工程维修管养经费等给予补贴。
霍子俊说,与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不同,总投资74.5亿元的引洮二期工程将向社会资本开放,甘肃省将通过探索PPP机制,创新水利工程投融资模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