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徐工,助您成功。”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让多少人对徐工集团印象深刻。而在徐工“走出去”的征途上,真正助推他们成功的是徐州检验检疫人。11月25日,江苏省徐州市下起了今年第一场大雪。但在徐工集团的仓储场上,一排排“庞然大物”却是精神抖擞,这些工程机械已经通过产品质量检验,正在整装待发,走出国门。
打破工作常规
徐州,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是因为这里煤炭资源丰富,还因为这里是工业重镇。为此,江苏徐州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对接和服务“一路一带”战略,以徐州工程机械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平台,积极助推徐州工程机械“走出去”。
一年前的今天,在徐工集团工程分公司的露天停车场上,停放着上百台崭新的工程机械车辆。这些“庞然大物”一旦通过检验,就将登上远洋货轮发往地球的另一端——委内瑞拉。
可是,由于企业采取的是租船运输方式,船期紧、时效性特别强。“这么多产品出去,船期不等人,只要检验检疫环节、供应链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往往压力就到链条的终端这边了。”徐州局开发区办事处主任陈焱说。他所指的终端,就包括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执法把关。
时间急、任务重,徐州局没有固守陈规,而是灵活应变。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局长亲自指挥,分管局长带队进厂。人手不够,从局本部抽调。全局各相关部门一起联动,大家不分上班下班,不分工作、休息日,不分昼夜,无论刮风下雨,自觉加班加点,穿梭于集团的数十家企业之间,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检验、出证放行任务。
重新“修改”产品
“不讲外行话、不干外行事”,是徐州局对每位一线检验员的基本要求。“我们说的服务,不是降低标准,有效监管更不是设置障碍、为难企业。离开服务谈监管,检验检疫工作就会偏离方向;离开监管谈服务,必然会导致监管缺失。”徐州局局长沙锦锋说。
几个月前,徐工集团出口3台旋挖钻机,每台货值500万美元以上,技术含量较高。“有的检验项目无法在工厂实际操作,只有按照标准模拟检验。而所依标准有国家定的,也有行业和企业自己定的。但我们心里产品使用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检验员李明辉介绍道。
然而,对待标准的尺度因人而异。严格执法的检验员们在标准问题上,与企业人员曾有过激烈的观念碰撞。前不久,在出口沥青摊铺机的检验问题上,李明辉就和一位徐工集团的资深工程师有过一番“较量”。
当时,李明辉发现,这批摊铺机产品有3个明显的不符合项。而作为此产品国标第三起草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的老工程师却有着他的想法。其理由是,他虽然参与制定了这个国标,但他认为,李明辉手里捧的这个标准不适用眼下出口的这款产品。
听到这话后,李明辉指着标准的第一段第二行,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道:“本标准适用于履带式摊铺机和轮胎式摊铺机。”此标准完全适用于此产品,严格的检验最终让企业重新“修改”了产品。
机械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非常佩服徐州局检验员的钻劲,而徐州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搞出口机械产品的检验,如果自己对产品、对标准没有过硬的研究和检验水平,就没法很好开展工作,也没有理由赢得企业的尊重。
维护国际声誉
机械产品的检验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检验,往往还伴随着一定的职业危险。有一次,检验员在检测汽车起重机时,由于驾驶人员操作不慎,50吨的吊车突然侧翻过来,抓斗在不到2米的地方轰然触地,差一点砸中了检验员。还有一次,4个检验员被困在工程电梯里,悬挂在半空中,亏得拨打了“119”请来了消防车,才把人从半空中救了下来。
面对这些危险,徐州局人员毫不畏惧。在他们心中,能够为企业产品走出国门作出贡献,就是最大的心愿。
今年7月14日,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10台准备出口苏丹的大型挖掘机正在试验场上开足马力进行测试。徐州局工作人员戴着安全帽、穿着防护服爬上爬下严格查验,脚踩在发烫的铁踏板上鞋跟软绵绵的,豆瓣大的汗滴砸在铁板上,瞬间就消失了。凭着执着的毅力和过硬的技术,发现了一系列问题:驾驶室内座椅根部以及空调出风口等犄角旮旯处布满了灰尘,座椅拉扣掉漆并存在锈蚀现象;整机铭牌、底盘、车架等部分零部件编号信息显示日期与报检信息不一致;产品使用发动机型号与型式试验报告发动机型号不一致等问题,检验人员对该批货物作出了暂停出口的判定,避免了被客户投诉和退货索赔事件的发生,较好地维护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
现在,徐州局还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发挥品牌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助推该市工程机械产业集聚示范区快速发展,顺利通过了省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其中,徐工集团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首届“江苏省出口企业优质奖”,一批地方自主品牌也崭露头角。(本文来自《中国国门时报》)
热门推荐